市交委即日起開展汽修行業服務品質月活動,並將建“黑名單”制度,遏制汽修行業亂象。 深圳特區報見習記者 劉羽潔 攝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姚堯 聞坤
連日來,本報連續對汽修行業存在的種種亂象進行深度揭露,得到了廣大讀者、網友的強烈共鳴。日前,多名汽修業內師傅看過報道後帶著“業界良心”找到記者,將這條黑色産業鏈如何坑害車主,進而賺取暴利的過程進行披露。本報記者將結合實際案例,對汽修業各類“怪現象”逐一剖析。
1
廢機油賣錢再流入市場
“如果我不説,車主一定猜不到換下的廢舊機油還能賣錢,甚至重新流入市場。”一名在龍華新區開汽修店的師傅主動找到記者,希望披露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名師傅在龍華開汽修店已經七年之久,自從其踏入這個行業,各種汽修業怪象接踵而至。就拿車主來店做保養換下的廢舊機油為例,一般廢機油要交給有資質的企業當廢料處理,但其入行後才知道,有人專門高價回收廢機油,而一些4S店和二類修理廠平時都會將車主換下來的機油儲存,靜候這些人到府回收。
據爆料稱,他們汽修店一個月大概有80到100升廢機油,以每桶80升700多元的價格賣出去,生意好時,每個月可以賣出一桶半。而像4S店這種大型修理廠,一個月能賣出去至少二十桶廢舊機油,獲利頗豐。而回收價格則是對方説了算,2010年時價格曾達到1200元每桶。個體戶在到府回收時會預先送汽修店一個80升的桶,每次回收後都會附送另一個新桶。易師傅稱:“廢舊機油會重新流入市場,個別無良的商家對廢舊油提純,並製成假冒機油出售;或者將廢機油賣給工地,給大型機器做潤滑劑。”那麼汽修店為何樂於出售廢機油?易師傅為讀者揭秘稱:“按照相關規定,我們還要自己出錢拿給有環保資質的公司做無害化處理,修理廠當然不願意自掏腰包,有人買肯定賣了。”據易師傅透露,4S店因為客流量大所以賣得更多,這筆收益每個月都很豐厚。説著,易師傅向記者展示了專門回收廢機油的大桶,記者看到,桶內是廢機油、波箱油和各類潤滑油的混合物,污穢不堪。易師傅稱,車主一旦加了這種由廢機油再造的機油,嚴重的可以直接導致發動機報廢。
2
假造事故現場騙保
講起汽修店背後的另一條黑色産業鏈,獲利豐厚的當屬假造事故現場騙保險。一名不願意透露自己姓名,在寶安區開汽修店的老闆稱,利用保險公司漏洞,假造事故現場騙保的事太多了,他們偶爾也會做,有時車主還會積極配合。據了解,騙保險主要分為幾大類手法:首先即真事故,從配件上下功夫。在車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坑害車主的權益。該老闆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就在上個月,店內接了一台來定損的賓士E係車型,該車受撞擊後前保險杠脫落、發動機某軟管破裂,經定損價格為一萬多元。“像這種車一看就有賺頭,至少可以賺一半的保費。”在該老闆指點下,店內採購了一條廢舊保險杠,經重新噴漆、鈑金等操作,裝車後很難辨認是新是舊。損壞的軟管經工人修復,幾乎無成本地又重新裝車。最後,汽修店再找關係買到配件發票、合格證等,成功從某保險公司騙取一萬多元保費,而車主對此毫不知情。
“還有更惡劣、更直接的。”這位老闆透露,“經車主同意後,我們製造假的車禍現場。預先採購已經損壞的零配件裝車,將原來沒有壞的配件拆下保存。製造車禍現場後,讓保險公司定損賺取利益。假車禍上演完後,再把原本拆下的配件裝上,這樣簡單的幾步後,能騙取豐厚的保額,越是高檔的車,能騙的保額越高。”據該店老闆敘述,現在保險公司在調查騙保的案件時非常嚴謹,能夠操作的情況越來越少,他們只好收買一些保險公司的定損員,讓他們在定損時將價格定高一點,再將修車的提成返利給定損員。
昨日,為了印證該老闆所言非虛,記者驅車走訪福田、寶安兩家汽修店,暗示“希望做假現場騙保”,果然,這兩家二類維修廠均對此輕車熟路,分別提出幾種做假現場的實例供記者參考,承諾騙取的保額可以對半分,並稱“找特定的保險公司還可以高價定損,都有熟人”。
3
工時費無行業標準
記者了解到,作為服務行業,汽修工時費國家無統一定價,無論4S店或路邊二類修理廠,工時費都屬於市場自由調節。“但你可千萬別小看了工時費所産生的利潤,有時工時費的定價比配件本身的費用還要高!”一位姓方、在福田香蜜湖某汽車城內工作多年的汽修師傅告訴記者,工時費這裡面的門道不小,只要説服車主更換部分配件,維修師傅很有賺頭。
方師傅表示,一般來説,普通二類廠給汽車做保養只收取50-100元的工時費,價格在4S店的一半左右,因為做一些常規的換機油、機油格等項目並不消耗人力。針對部分豪華車型,工時費也水漲船高。以凱迪拉克車型為例,到4S店保養的工時費高達500多元,其實相關人力成本只值60多元,“工時費目前是無序定價,可謂願者上鉤,二類廠便宜,可享受不到4S店的服務,是否買賬還得看消費者。”方師傅還透露,一些無良的4S店宰客時,將本不需要更換的配件更換,而該配件剛好在發動機內部,不容易更換,往往這類人工費比配件本身還要貴。他説:“説得不好聽,配件還需要進貨成本,人工費則屬於凈賺,主要看店家會不會推銷。”
4
以舊充新更換配件
在4S店宰客的手法裏,最普遍的就是配件“以舊充新”,一些不懂行的車主難以察覺。“4S店維修車輛換下來的舊零件,有的就當新件用在別的車上了。”有多年維修經驗的李師傅告訴記者,有的車主被裝上舊件根本看不出來,被宰了也不知情。
該師傅透露,一輛待修車開到4S店,修哪、換什麼配件,幾乎都是修車師傅説了算,接車員和管理人員不會直接參與,主要是維修人員和倉庫(採購人員)來操作。“具體怎麼操作呢?”記者問道。李師傅回答説,如果4個零件中只壞了一個,我們會建議車主直接更換4個,另外3個偷偷留下來處理掉。客戶以為全部換了新件,就不會太在意,其實很多配件都沒有換。“舉個例子,車上某軸承共有4個,按照上面的手法操作,只給車主換一個,剩下三個偷偷賣掉。按照市面價格,一個軸承200-400元,師傅將新的原廠軸承轉手賣到二類廠,一個可以賣100元,無本凈賺300元。”李師傅又向記者舉了個例子,一個奧迪車的尾燈燈殼開裂,但LED燈組沒有壞,維修師傅一般建議換一套尾燈,價格為4000元,將沒壞的燈組零件拆下留下來轉賣。
4S店難道不管嗎?李師傅説,更換配件主要是維修師傅和倉庫經手,接車員和4S店管理層可能並不知情。這些換下來的原廠件物美價廉,自然供不應求,外面的配件市場、二類廠都會主動找到府收購這樣的“原廠件”。李師傅告訴記者,二類廠裏的配件,原廠件和副廠件(包括高倣件)的比例高達6:4,這些原廠件是如何流出的,主要是靠上述途徑。
5
副廠件冒充原廠件
如果説4S店的配件貓膩主要是“以舊充新”,那麼,二類廠等路邊店就常以副廠件冒充原廠件來坑蒙消費者。李師傅解釋説,目前汽車配件市場主要分為原廠件、高倣件和副廠件幾種。原廠件由授權廠家生産,專供4S店,價格昂貴;副廠件有正規的品牌,品質一般有保障,這類産品也稱為高倣件;還有一種最次的産品,由無牌工廠生産,價格低廉,但品質最差。
李師傅告訴記者,現在配件市場上的假冒偽劣配件十分猖獗,有的造假水準幾乎到了可以亂真的地步。大部分賣假冒偽劣配件的商家總是以所謂原廠件和副廠件之分來迷惑人,並且把價格分為三六九等,掩蓋假冒配件品質低劣的情況。有時修理廠都難辨真偽,出現了價貴的未必是真貨,便宜的也能湊合用的怪現象。
是不是在4S店裏就不會遇到副廠件呢?李師傅搖著頭説:“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很過分的事。2012年,某日係品牌4S店銷售主管將自家愛車送往店內維修,共更換163個配件,其中竟然有54個配件不是原裝件,最後該主管因此找4S店理論,竟因此被開除。可見4S店內也會出現副廠件當原廠件的事件。”
6
車主被忽悠加添加劑
據業內人士介紹,汽修店的收入分為底薪+提成,一般的大師傅月入5000-6000元,中工(中級維修工)2000-3000元,學徒每月收入700元。除了修車拿提成外,向車主推銷各種添加劑也是提高收入的方法之一。
李師傅説,汽修店的維修人員常常會主動推銷各類添加劑,把進貨價50元的添加劑賣到180元,賺取高額差價。雖然添加劑聽起來用處神奇,但由於技術門檻問題,一些抗磨劑類産品在市場上“龍蛇混雜”,偽劣産品非常多。有些車主盲目相信這些産品的宣傳廣告,最後被騙得團團轉。李師傅説,他修車時,曾看到汽油泵裏有一種黏性的類似結石狀的物體,“一般汽油泵裏是不會有這種東西的,一問才知道,車主一直使用一種雜牌子的‘燃油添加劑’,不僅價格貴,而且品質不達標,明顯是被汽修店蒙了”。
對話
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某4S店的休息室裝潢都很不錯,不僅有沙發、電視、電腦和書刊雜誌,還有茶水飲料和小點心,來保養維修的車主可免費享用。於是,記者與一同暗訪的爆料人有了以下對話。
記者:聽説有的4S店還給保養維修的客戶提供免費午餐?
爆料人:這算啥,羊毛還不都出在羊身上?!現在4S店賣車基本沒啥利潤,都是靠保養維修來掙錢,而且利潤很高。
記者:有句話就説“買車容易養車難”。
爆料人:汽修這塊水很深、很混亂——亂收費、欺詐、品質無保障等,車主大多數不懂,挨宰被坑是常有的事。
記者:汽修裏面的利潤究竟有多高?
爆料人:前不久,媒體爆出來一條新聞,説是一款賓士車型零配件總價竟是整車價12倍之多。暴利到什麼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一些路邊店為了掙錢,使用以次充好、品質無保障的配件,給車輛安全埋下隱患。
記者:怎麼説?
爆料人:上個月,一部雪佛蘭小車的前防撞鋼梁被撞斷,到我店裏維修。接車後,我從配件商訂了一條原廠件,貨送來後發現,平時兩隻手都抱不動的鋼梁,一隻手就能提起來,重量只有原廠件的四分之一,薄薄一層,品質太差,後來我讓配件商又換了一條,比之前的重些、厚些,但還是不行,送貨小弟被我臭罵一頓,最後才換來一根原廠件裝上去。
記者:次品裝上去會怎樣?
爆料人:不出事故就沒事,出了事故後果不堪設想!有的店為了賺取差價,拿的是最次的配件,車主根本不知情。
記者手記
監管到位方能維權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姚堯 聞坤
“坑了車主的錢,還讓他感恩戴德,這就是汽修業的怪招數。”據業內人士透露,有些招數甚至已經被車主熟知,卻難以避免再次上當受騙;有些招數鮮有揭露,經業內人士講述後方覺聳人聽聞。
從汽修師傅反映的情況來看,“裝舊配件再造假車禍現場、4S店藏下舊件低價賣給二類廠賺無本買賣、工時費無統一標準、收買保險公司定損專員一同騙保……”利用種種手法,不良汽修店借此賺取豐厚利潤。對此,車主利益受到侵害後卻對此渾然不知。記者在調查採訪過程中,眾多車主認為,僅憑汽修業界固有的誠信去維持行業秩序,從實際看來已經盡顯乏力,政府應該儘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從嚴打擊目前存在法律真空的汽修黑幕。2012年,就有市政協委員提出儘快推進建立汽修仲裁監管機制,利用法律的武器為受害車主維權的提案,但直到目前仍未有實質性推進。如果沒有完善的機制,維權只能是空談,普通消費者站在龐大的4S店門前只會顯得越發渺小。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