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是美意,打賞是鼓勵”——如今,三五塊的小錢除了收、發紅包,還能用於什麼場合?打賞!隨著“打賞經濟”的崛起,打賞不僅從線上對微信好文、網路直播“鼓勵”,更延伸到線下餐飲行業。打賞的金額也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9月4日,人氣歌手黃子韜受邀2016芭莎明星慈善夜公益籌款,當天的直播粉絲打賞金額就超過13萬元,創下打賞金額新高! “打賞經濟”如何運作?如何看待“打賞經濟”?帶著五大問題,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到打賞者、獲賞者、打賞第三方平臺以及網紅、律師、專家,為您揭開“打賞經濟”産業鏈的神秘面紗。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春寧 徐兢 賈曉寧 馬燕
一問 什麼人在打賞?
微信或網路直播“忠粉”、美食達人
最瘋狂的1個月花了2萬元去“打賞”
小資: 每月打賞一杯咖啡錢
南京的韓女士主業是會計,業餘是文藝中年,她訂閱了“六神磊磊讀金庸“、“嚴肅八卦”、“毒舌電影”、”浙股“等微信公眾號。其中一些號在文末開通了“讚賞”功能。以“六神磊磊讀金庸”為例,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的6個選項,也可由讀者自行設定1-256元的金額。韓女士看到拍案叫絕的原創文章就會打賞,“一次5塊錢左右,一月也就是一杯咖啡錢,支援原創嘛。”進入9月,她已打賞18元;8月則打賞了20元。
吃貨:打賞者逾9成是80後
南京市民陸先生近期在水遊城的西貝莜面村看到,所有服務員的胸前都別著一塊帶有二維碼的徽章,寫著“感謝打賞”。顧客可以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把小費打入該服務員的微信賬號,打賞的金額為3元,這種方式類似于發紅包,而且都遵循自願原則。而在蘇寧清江廣場的辛香匯,他發現“打賞”的牌子是別在臂上,每次是1.9元。
與餐飲業合作的第三方平臺“眾賞”的大數據則顯示:2016年8月平均每天打賞18000次,高峰時間段為12:30和20:00。喜歡打賞給別人的,9成以上是80後。8月被稱為“打賞王”的顧客打賞了236次,保守估計付出的賞錢數百元。
“瘋狂”粉絲:
一月“打賞”花了2萬元
記者調查中也發現,人際關係簡單,低收入的男性,往往是網紅打賞的擁躉。一位網約車司機告訴記者,他的一位朋友在南京打工,每個月也就賺幾千塊,但迷上了網紅直播。為了成為打賞網紅粉絲的前三位,獲得跟網紅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他的這個朋友最多一個月打賞虛擬禮物,竟價值人民幣兩萬多元!
二問 什麼人在接受打賞?
微信微博大V、餐館服務員及網紅
獲賞者最高賺過幾十萬
類型1
微信大V一篇好文
最多獲賞1000多元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的一名微信大V作者陶先生,時不時會寫出閱讀量10萬+的文章,粉絲則有幾萬人。然而他給記者看的“帳單”顯示:9月1日-4日,四篇文章“旱澇”不均。一篇閱讀量七萬多的文章,讚賞是23人,金額是146元,平均一人賞6元多;一篇閱讀量達10萬+的,也是他獲賞最多的,是83人打賞了1348元,平均一人賞16元多。
陶先生介紹,只有開通原創功能的公眾號才能申請開通“讚賞”功能。據他觀察,打賞的數量和金額除了跟文章的閱讀量有關,也跟題材有關。比如他上面獲賞最多的文章,是一篇政經類的原創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層次和實力可能更高一些,所以平均金額也多一些。
而説到這些賞錢的用途,陶先生開玩笑説:還不夠發紅包的呢。原來,他有個微信群,將志同道合的讀者們匯聚在一起,他時不時會發個紅包回饋粉絲。
類型2
餐廳掃二維碼“打賞”
有服務員靠“打賞”月入上萬
“眾賞”大數據顯示:8月打賞之最榜單上,最牛的服務員被444人打賞。西貝餐飲副總裁楚學友告訴揚子晚報記者,8月1日起全國門店開始正式推行“打賞”制度,最優秀的服務員一個月獲得的打賞高達1萬多元。
西貝的“打賞王”女服務員所在的門店是一家社區店,食客以家庭為主。她的秘訣就是要“有眼力勁兒”。許多帶小寶寶來就餐的顧客中,老人或者媽媽由於忙著喂寶寶,自己顧不上吃,等喂完了菜也涼了。此時,她會免費送上一碗麵,或是主動把菜加熱後端上來。楚學友表示,打賞的錢是服務員的勞動所得,公司不會碰。金額3元也是經過精心測算的——客單價平均80元,3元還不到客單價的5%,不會對顧客造成心理壓力。“打賞這件事餐飲企業很歡迎,公司沒付出成本,服務品質還可以得到提升。”
記者了解到,除了西貝莜面村,南京不少餐廳都逐漸試行起“打賞”制度,如南京大牌檔、辛香匯、塔可、大渝火鍋、彤德萊等。
類型3
有網紅靠“打賞”
賺過幾十萬
對於網紅而言,“打賞”就是贈送虛擬禮物。“現在你打開很多軟體,比如鬥魚、陌陌等等,都是帶有直播功能的。而贈送虛擬禮物,就是軟體裏的網紅收入的全部來源。”一位深入採訪過網紅的資深媒體同行告訴記者。
但這種賺錢模式背後的代價,往往不為人知。據一位網紅小美(化名)透露,她剛入行時,遇到了一位舍得砸錢給她送禮物的粉絲。這個粉絲在關注她之後,很快就大手筆送禮物,經過一段時間聊天,始終在小美的送禮物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砸下去的錢有幾十萬。這時,粉絲提出見面,“深入了解”。小美知道深入了解意味著什麼,選擇了拒絕,而對方則表示肯定不會再砸錢給她。果然,這位砸錢的粉絲後來帶著他的一票水軍離開。小美獲得的禮物銳減,收入降到低谷。她表示,自己不會去接受這樣的潛規則的,但同時確實看到了生活殘酷的一面。
什麼是打賞
“打賞” 是什麼?簡單地説,就是您在網上發佈的原創內容,包括文章、圖片、視頻等,如果用戶覺得好,看著喜歡,就可以通過獎賞錢的形式來表達對您的讚賞。
這是一種非強制性的付費模式,完全用戶自願,相比廣告等盈利模式不影響用戶體驗。目前微博、微信、豆瓣網頁版等都支援打賞功能。從今年夏季開始,線下餐飲行業逐漸引入“打賞”。滴滴出行2016年初也新增了一項額外支付“感謝費”功能,乘客可自願支付給計程車司機2元。
三問 誰在運營“打賞“?
國內已有多家線下第三方平臺
已從餐飲業延伸到各類服務業
據了解,目前餐飲業已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運營打賞。國內規模比較大的第三方打賞平臺除了“眾賞”外,還有“賞唄”、“鮮老虎”。“眾賞”CEO弓晨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目前餐飲業員工以90後為主,他們個性十足,不接受傳統的説教方式。想激發這些員工的鬥志,並給予職業生涯規劃,“好服務、被打賞”是捷徑之一。
他認為,打賞方式可實現三方共贏:服務員可提升收入,獲得尊嚴和尊重;顧客可體驗到互動“好玩”,也可獲得更好的服務;管理層可降低管理難度,合理配置人才。
隨著需求壯大,“眾賞”平臺已從餐飲業成長為涵蓋酒店、度假村、酒吧、洗浴、按摩、美發、健身會所、自媒體、明星藝人、大型展會、公益活動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打賞平臺。目前已上線的店舖有3000多家,餐飲業的典型商戶有西貝、黃記煌、豆撈坊、辣荘、一茶一坐、全聚德等。弓晨介紹,“打賞”的支付方式是微信、支付寶。
四問 你贊同“打賞經濟“嗎?
網友雖然認同“打賞激勵”模式,
但擔心若不“打賞”服務不盡心
正方: 點讚是美意,打賞是鼓勵
南京的韓女士認為,只要給賞錢的人是自願的,獲賞的人的用途是正規的,就可以鼓勵。舉例來説,原創文章值得鼓勵。再比如“洪荒少女”傅園慧直播首秀,超千萬人圍觀,觀眾打賞十多萬元。但傅園慧表示捐出去。有的微信大V,到春節會在公眾號發數萬元金額的紅包,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方式。這樣的打賞是可以肯定的。
中立:
類似“小費”的做法不鼓勵不貶低
南京的孫先生介紹,他也看過一些直播,也看過有“讚賞”功能的微信文章,但從沒打賞過,或送禮物。“沒這個必要吧?涉及到錢不就俗了嗎?” 他覺得,這種形式就類似給小費。給小費這種方式,畢竟還是西方流行的,他自己是偏傳統風格的,所以不參與,不鼓勵,不貶低。
反方:
萬一不“打賞”,服務是不是就會不盡心?
郭小姐曾在餐館看過有打賞標誌的服務員,她認為,打賞當然可以激勵服務。但反過來,“萬一我沒給他打賞,他的服務不盡心怎麼辦?”陳先生則提出,他看過報道,有個小孩覺得打賞好玩,一下子給網路平臺送出了價值數萬元的禮物,父母后來知道了氣不打一處來,想要回來的時候頗費週折。他認為,像這樣的負面影響管理部門應該注意。
五問 專家怎麼看“打賞經濟”?
“打賞”顛覆了傳統激勵模式,但網紅獲賞應有度,平臺也得正規
餐飲專家: 創新模式值得推廣但建議採取自願模式
對於餐飲業打賞較多的現狀,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于學榮向揚子晚報記者表示,“打賞平臺的推出,是餐飲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他認為,餐廳打賞讓消費者在有趣的互動中就餐,又調動了服務員的積極性,這相當有賣點。這種創新的服務模式值得推廣。
不過,于學榮提醒:作為連接起消費者、服務員和餐飲企業的一套新評價體系,餐飲企業在實施打賞制時要有熱情但不要有誘導、勉強等過度行為。
于學榮表示,現如今打賞處於初始階段,建議金額不用太多,採取自願模式。而且並不是所有餐廳都適合這種模式。“一些服務少、差的餐飲企業不適合打賞制度”。
經濟學家:
“打賞”顛覆了傳統激勵模式,是一種價值評價
南京大學商學院成志明教授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打賞未來將成為重要的激勵方式——過去“激勵”總是領導對下屬的行為,打賞顛覆了這種模式,變成服務對象直接對服務成果給予激勵。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服務員服務態度好不好,讀者和顧客以最快的速度給予最直接的反饋,供需雙方形成更為緊密的互動,而且這種反饋沒有絲毫干擾因素,因此很客觀。“從內部評價機制變為市場化評價機制。”成志明説,領導對下屬的評價往往帶有個人偏好和感情色彩,不能做到完全客觀,由消費者、服務對象來評價則相對更客觀。
在成志明看來,打賞的出現對內容的生産者、商品的生産者、服務的提供者來説都是一項利好,因為在扁平化的反饋機制下,他們能及時了解真實的市場需求,改進服務,優化産品,獲得更多歡迎和好評。
“打賞也是一種價值評價,讓服務員、寫手、大V和網紅實現了職業價值。”成志明表示,打賞目前是初始階段,經過一番摸索和精心設計,未來可以運用的領域將更廣泛。
心理學家:
“打賞”有助於激活互惠、自我提升心理
微信公眾號(Professor-Li)作者李靖撰文認為:綜合心理學家對小費現象數十年的研究,人們之所以打賞(而不是選擇免費),是因為能夠得到多種不同的心理效用。
首先,打賞激活了人們的“幫助心理”。 為什麼在美國給服務員小費,但是在中國不給?因為在美國這是默認的社會習俗,而在中國並不是。美國人普遍有打賞服務員的習慣,是因為他們有共識:服務員固定收入非常少,而之所以還有這麼多服務員,是因為小費本身就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打賞給服務員,就激活了人們的“幫助心理”。
其次,對接受打賞的人而言,激活了其“自我提升的心理”。所以,鬥魚等平臺公開展示打賞貢獻值最高的用戶,讓打賞行為能夠互相排名和比較。
第三,激活了“創造未來預期的心理”。有研究發現,在打賞餐廳服務員的時候,如果是你預期將來還會來的餐廳,你會很主動給小費;如果你預期將來不會再來這家餐廳(比如旅行的時候偶爾路過的),你就會減少主動給小費。
第四,打賞激活了人們的“互惠心理”。人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後,往往會有“負債感”,從而投桃報李。比如直接讓行人為某個公益項目捐款,可能願意的人很少。但如果先送別人一包紙巾,然後讓人捐款 10 元,大部分人就會直接捐款——5毛錢一包的紙巾就激活了人的“互惠心理”。
法律專家:
未成年人過度“打賞”,監護人可要求撤銷
網紅靠直播打賞賺錢,在法律上其實也有漏洞。江蘇國諾律師事務所馮建高律師告訴記者,網紅在網上直播,首先這個直播平臺必須是經過國家管理部門認證的,在得到認證允許之後,網紅接受對方饋贈的虛擬禮物,也應當有個限度。
如果有未成年人,過度贈與金額巨大,那麼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權向直播平臺要求撤銷贈與。
如果直播平臺本身不合法,而網紅得到這些贈與的,那麼贈與人有權提出撤銷,並追究平臺和直播人的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