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或被暫停發放 準入門檻或將提高

2017年06月22日 09:05:3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鯰魚”效應未顯現 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暫停發放?

  6月15日,工信部發佈《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第297批)(以下簡稱《公告》),獲得第10張新能源生産資質的雲度新能源赫然在列,這意味著其正式從“生産允許”升級成為“銷售允許”。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目前,獲得新能源生産資質的15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僅北汽新能源和雲度新能源進入了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其他企業在獲得資質之後進展緩慢,遲遲未能進入,而這也被認為是近日所傳新能源生産資質暫停發放的重要原因。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就新能源生産資質暫停發放一事向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正面回復。

  業內多數分析認為,此變化可能是因為儘管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産能已經足夠大,但是真正的“鯰魚”並沒有出現或未被放進池塘。

  有業內消息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暫停發放主要是有關部門需要對現有準入政策重新審視,原因則主要是目前已獲得新能源生産資質的企業進展緩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帶動作用未能達到此前預期。

  準入政策需重新審視?

  在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背景下,眾多企業開始向新能源汽車行業邁進,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2015年發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來,獲得新能源生産資質的企業已達到15家,但真正進入到工信部《公告》的企業卻僅有兩家。

  按照規定,企業必須進入工信部《公告》才具有銷售新能源汽車産品的資格,也就是説,目前,大部分已獲得生産資質的車企並無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資質。

  “如果這15家企業發展都比較紅火,對新能源行業促進比較大,那自然沒什麼問題,”上述消息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但目前這些企業大多進展緩慢,對新能源行業促進力度有限,在此情況下,有關部門對現有準入政策再進行審視也合乎邏輯。

  有分析認為此前進入的15家企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一位汽車産業研究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能有個別企業存在投機取巧的情況,雖然樣車通過檢驗,但實際綜合水準未能達到準入要求。

  根據《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企業提交申請後,國家發改委需組織專家對進行評估,由純電動乘用車行業專家庫中的專家組織投資項目評審委員會,對投資項目的真實性與符合性進行審查,並在30個工作日內給出評審意見。

  上述産業研究專家向記者表示,專家的審查範圍有限,不可能審查出所有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這也使得此前有技術水準未達到標準的企業獲得了生産資質。

  不僅如此,上述消息人士還告訴記者,除達到《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的硬性要求外,地方政府的支援對拿到生産資質也有很大促進作用。

  如獲得第十二張新能源生産資質的速達電動車,其新能源汽車項目被列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是河南省實現新一輪汽車工業競爭“彎道超車”戰略和三門峽市實施“四大一高”戰略的重點工程。

  汽車行業分析師田永秋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速達電動汽車獲得新能源牌照,與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開。”

  準入門檻或將提高

  據了解,即使新能源生産資質暫停發放,這對想獲得卻還沒獲得生産資質的新能源企業來講雖有一定影響,但相對來説影響並不十分強烈。

  蔚來汽車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儘管蔚來汽車也有獲得新能源生産資質的打算,但這並不是目前最急迫的事。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稱,對蔚來汽車來説,一方面已和江淮、長安進行了合作,未來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並不存在太大問題;另一方面,從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來看,只要能生産出好産品,符合市場及消費者需求,最終肯定能獲得國家的鼓勵和支援。

  對此,一家還未獲得生産資質的新能源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儘管目前資質審批暫停,但對準備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企業來説,更應該將精力放在技術、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等方面,如果能打造出有消費需要的産品,相信資質不會成為阻礙發展的問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家出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目的是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企業只要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去做,就不會有太大偏差。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認為,在“重新審視”完成後,新能源的準入大門將重新打開,但門檻可能會有所提高。

  事實上,準入門檻提高和生産符合市場需求産品的目的相同,都旨在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

  上述産業研究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段時期,對新能源企業來説是一個“冷靜期”,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企業應利用這個時間思考發展戰略與方向是否符合市場需求。只要企業的目的是發展新能源汽車,且對技術、産能等進行切實投入,最終是能夠通過生産資質審批的。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