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汽車反壟斷不斷發酵,我們受益了沒

2014-08-27 10:17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汽車反壟斷的風暴愈演愈烈。豪華品牌先後捲入降價陣營,普通主流車企也紛紛高調表示下調零部件價格……一邊,車企頗具姿態地高調降價;一邊,消費者卻感覺雷聲大雨點小。汽車反壟斷,廠家怎麼看?經銷商怎麼説?消費者又到底受益多少?記者進行了多方走訪。

  車企説——

  我們高度重視積極配合

  面對來勢洶洶的反壟斷調查,各大車企表現甚為積極。廣汽本田常務副總經理鬱俊表示,廣汽本田積極跟主管部門溝通,公司內部也在進行各方面的自我檢查,並請業內權威專家進行診斷,以便及時採取對策,完全遵照國家的法律規範經營。他認為,政府反壟斷的核心是為了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好保護消費者利益,這跟廣本的追求也是不謀而合,廣本將會按照政府的相關要求做出應對。

  幾天后,廣汽本田與東風日産、廣汽豐田同日公開響應,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還都宣佈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豐田中國公關宣傳部相關人士表示,如果需要豐田配合調查,豐田將全力配合。日産中國公關部則否認受到反壟斷部門的調查或問詢,但表示不清楚下屬的零部件供應商是否受到相關調查。

  此前降價的豪車更是以實際的降價行動對反壟斷作出了回應。上海通用曾被誤傳捲入反壟斷調查,對此,上海通用公關人士表示,目前,上海通用汽車主力車型的銷售價格基本和海外市場同配置車型價格接軌,進口車計入相關稅費後,價格也較為合理。同時旗下三大品牌産品的零整比均在合理範圍內,如凱迪拉克平均零整比系數為330%,別克為284%,雪佛蘭為265%。有關人士還表示,上海通用將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有序開放和優化售後零部件的銷售渠道,以滿足車主各類用車養車需求。

  專家説——

  有望改變車市格局

  反壟斷調查不斷發酵,令部分品牌車企緊張,對車市的影響是深遠的。一位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樂觀表示,車企的力量將遭到削弱,汽車經銷和維修市場將迎來深刻變革:如汽車銷售向集團化和集約化發展趨勢加快,多品牌經銷商集團將會受益於這一趨勢,但配件供應壟斷打破後,經銷商集團的維修業務將會受到第三方維修企業的衝擊。

  據分析,這次被開出天價罰單的12大日企,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超過10年。而這正是中國車市的“黃金十年”,大量銷售的合資品牌國産車,表面按照中外雙方股比進行利潤“合理分配”,背後卻是外資零部件企業依靠壟斷進行利潤轉移的暗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進軍認為,國家啟動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將切走相關企業的高利潤蛋糕,促進價格回歸理性,對整個行業也是一次普法教育,從深層次推動中國車市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車企對汽車配件的壟斷已經形成了一條利益鏈,以進口整車企業為例,它向零部件企業採購配件,加價50%或100%銷售給4S店,4S店再加價50%或100%賣給消費者,最終一台進口車零部件總價格是汽車本身的3至5倍。

  對此,經銷商也有苦衷。浙江米卡迪總經理張建業表示,汽車原廠配件的縱向壟斷包括,規定供應商設計的零部件的智慧財産權歸整車廠家;4S店只能從整車廠家進配件;維修時必須使用原廠配件等。而這些壟斷行為的産生是因為渠道的壟斷,消費者沒得選擇。他表示,具可行性的辦法是讓經銷商可以通過多元化渠道購置零配件,由廠家把關品質。

  消費者説——

  希望得到真正的實惠

  反壟斷調查讓消費者看到了希望。“我原來打算買輛進口豪華車,但現在都在降價,我想再等等。”杭州消費者張先生表示,無論整車還是零配件、維修價格,進口車和豪華車的確都偏高,反壟斷勢在必行。

  車主唐先生希望反壟斷可以來得更狠一些。他説,雖然確實也有部分品牌部分車型降了價,但總體零整比還是不低,有些車型降價也有作秀的嫌疑。

  因此,採訪中也有消費者對反壟斷抱謹慎態度,認為可得到的實惠有限。比如天價罰款進入國庫,消費者並不能獲利。網友桑得曼更是一針見血,他表示,汽車壟斷的關鍵點在於《汽車銷售品牌管理實施辦法》,在其修改完善之前,消費者買車、用車成本下降空間有限。比如進口車真正能做到定價合理,降低稅收才是關鍵。他還表示,辦法規定的消費者修車必去4S店的模式,也使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

  但不可否認的是,持續而猛烈的反壟斷,已經開始動搖部分壟斷車企的部分利益。相信,隨著反壟斷調查的不斷深入,消費者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實惠。(記者 林燕)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