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上汽集團人事調整隱現戰略轉型 海外戰略瞄準新興市場

2014-08-14 08:49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汽集團人事調整隱現戰略轉型 海外戰略瞄準新興市場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介紹人事架構調整情況 (黃婷/攝)

  繼今年4月陳虹接任上汽集團(600104)董事長後,上汽集團將再新增5位高管,同時對集團的組織架構也進行了一番調整。

  昨日,上汽集團董事會決定,原上海通用總經理王曉秋、原上海大眾總經理張海亮、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瀋陽、上汽大通總經理藍青松均升任上汽集團副總裁,至此,上汽集團副總裁人數達到8人。此外,原副總工程師程驚雷升任上汽集團總工程師。

  上汽集團今日還披露了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3182.62億元,同比增長13.9%;凈利潤135.73億元,同比增長18.37%;基本每股收益1.23元。報告期內,上汽集團實現了國産整車銷售286.1萬輛,同比增長11.6%,銷量繼續保持國內市場領先地位;國內市場佔有率23.6%,比去年底提高1.1個百分點。

  人事調整呈四大特徵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這次上汽集團人事調整背後呈現出四大特徵:注重前瞻技術研究以及技術創新;注重戰略規劃及成功模式廣泛應用;核心領導幹部年輕化,能夠帶領上汽集團高速成長;更重視自主品牌建設。

  用陳虹的話説,這次調整與上汽集團的發展戰略息息相關,調整範圍比較大,幾乎涉及上汽集團所有的業務條線,他強調今後上汽集團要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成為“頭腦型”的公司。陳虹重點介紹了伴隨此次人事調整帶來的組織架構調整,一是把戰略研究從原來的戰略規劃部拿出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目的是加強戰略研究,強調怎樣把握趨勢、把握機會、確定方向;二是專門成立了前瞻技術研究部;三是原來的技術管理辦公室升級為部門,強調對專利的保護以及如何避開專利陷阱;四是成立資訊戰略和系統支援部,研究資訊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升級。同時,還把原來海外業務籌備組變成了國際業務部。

  據了解,王曉秋將負責自主品牌業務,接手上汽MG、榮威兩大乘用車自主品牌的全面發展;瀋陽繼續擔任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張海亮將負責集團服務貿易板塊業務;藍青松則擔任上汽商用車總經理,全面負責商用車板塊。總工程師程驚雷今後將分管四大部門,包括前瞻技術研究部、技術管理部、資訊戰略與系統支援部以及戰略研究與知識資訊中心。與此同時,上汽還決定在董事會辦公室裏面新增公司的市值管理功能,以及投資者關係的牽頭工作。陳虹表示,上汽集團今後改革的方向是,要進一步強化管理層的中長期激勵機制。

  海外戰略瞄準新興市場

  陳虹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正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未來5年預計保持5%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到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預計在3300萬輛左右,總保有量在2.6億輛左右,和美國相當。其中2億輛是乘用車,6000萬輛是商用車。到2020年,車輛消費將以置換為主,80%是舊車換新車。

  從世界範圍看,去年世界車輛保有量是7900萬輛,預期到2020年將達到1億輛,而主要增量將來自新興市場,其中中國將達到增量的一半,另一半將在其他新興市場中,這也是上汽集團海外主要瞄準的目標,重點放在東南亞、中東、俄羅斯、南美和非洲。

  據介紹,上汽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為産業鏈整體競爭優勢、國內市場領先優勢和持續提升的創新能力新優勢三方面。上汽集團強調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而創新的落腳點在價值鏈微笑曲線的兩端,前端是品牌和技術,而後端就是服務貿易。陳虹介紹,上汽集團已經在美國設立了一個風投公司,專注于汽車前瞻技術。

  加大自主品牌投入

  上汽集團還在昨日首度推出品牌口號——“愛上汽車·暢行天下”。陳虹表示,上汽集團始終把自主品牌放在公司發展的核心位置,上汽集團要在自主品牌方面繼續加大投入。他説,上汽集團自主品牌定位在中高端,現在産品線拉的比較長,每個細分市場量太少,對目標消費群體瞄準的精準度不夠。下一步會將進一步細分市場,上汽集團要加快提升自主品牌發展能力,加快發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

  今年7月,上汽集團宣佈與阿裏戰略合作打造全新“網際網路汽車”。究竟什麼是網際網路汽車,為什麼跟阿里巴巴搞合作?對此,陳虹稱,現在確實到了該重新定義汽車的時代,原來汽車定義為交通工具,現在至少汽車也是一個移動終端,可以提供出行的一站式方案。在陳虹看來,上汽集團和阿裏的合作可以取長補短。證券時報記者 黃婷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