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中國企業熱衷海外收購 “領養”菲斯科誰最得利

2014-01-17 09:1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企業似乎很熱衷對海外破産公司的收購,從之前的南汽收購羅孚再轉手倒給上汽,再到上汽收購雙龍汽車,從吉利收購沃爾沃到龐大、青年汽車收購薩博未遂,中國企業儼然成為國外那些沒落公司的救星。

  就在最近,萬向集團與李澤楷控制的混合動力技術控股公司,都盯上了美國的電動車企業菲斯科,並且為其打得很是熱鬧,雙方誰也不想在對菲斯科的收購中輕易認輸,互相糾纏中分明就是要死磕到底。

  為了將菲斯科收歸麾下,萬向和李澤楷兩家最初開出的價格本已不低,而在進入實質性收購之前,又打起了價格戰。先是混合動力技術控股公司開出了2500萬美元,萬向集團則給出了2572.5萬美元的報價。到了後來,混合動力加價100萬超過了萬向,萬向就乾脆猛砸1000萬。最新的消息是,混合動力宣佈再次加價2900萬,以5500萬反超萬向的3500萬美元。較上了勁的雙方,都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也都是不到黃河不死心。

  在價格上血拼的同時,由於萬向並不認可李澤楷方面直接收購菲斯科的做法,一紙訴狀告到了美國的法院,提出了公開競拍菲斯科資産的請求。前幾天,萬向的這一請求得到了美國法院的准許。萬向贏了這一回合,混合動力也不甘心,雖然對這一判決深表失望,但還是表示屆時會參加競拍。

  萬向和李澤楷爭著搶著開出大價錢,都想“領養”菲斯科,當然不是為了做慈善,而是各有自己利益上的圖謀。

  李澤楷雖然是汽車行業的門外漢,但對通訊行業卻很有心得。在他看來,資訊技術已經超越了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的範疇,軟硬體結合是IT業未來的趨勢。如果能夠收購菲斯科,可以利用掌握的IT、通信技術和資源,發展汽車的電子化和智慧化。分析認為,收購菲斯科,或許正是李澤楷探索IT業未來和汽車互聯化的一個大膽嘗試,一旦收購成功,李澤楷會想辦法整合現有資源,為新能源汽車菲斯科順利走向市場化鋪路搭橋。

  相對於李澤楷的跨界,一直有著造車夢、並且剛剛獲得了專用車生産資質的萬向集團,顯然不想只做汽車零部件的龍頭老大,而是想在整車製造上有所作為。先前,萬向集團已經收購了為菲斯科供應鋰電池的美國A123公司,從而拿到了電池及電池管理技術,如果收購了菲斯科,則可將其擁有的汽車外形及底盤技術收歸己有,而這些已經基本上解決了萬向造車所需要的主要技術問題。更何況,菲斯克的Karma混合動力車的售價超過了10萬美元,按照萬向的想法,順利接手菲斯科後,可能會在前18個月裏在美國市場出售1000輛,在歐洲出售500輛,這其中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有著這樣的考慮,也難怪萬向和李澤楷都對收購菲斯科志在必得了。然而,萬向與李澤楷的“互掐”,爭奪的只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即使砸下重金將菲斯科收購到手,將來的發展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倒是兩家互相較勁爭先恐後地加價,讓窮圖末路的菲斯科成了美國人的香餑餑,而萬向和李澤楷則上演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現實版。

  這裡的“漁翁”,自然是坐山觀虎鬥的美國人。按照李澤楷給出的收購方案,會支付菲斯科所欠美國政府的部分貸款,但他同時希望利用政府貸款中大約1.68億美元來支付收購菲斯科的資産,這意味著其他債權人在菲斯科破産後將幾乎獲得不了任何補償。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債權人當然不會同意將菲斯科賣給李澤楷,轉而希望萬向進入競購程式了。

  就連批准萬向競拍請求的美國破産案法官KevinGross,也對李澤楷方面的收購表示:“當買方試圖通過折扣價購買Fisker資産,債務人的破産是一個悲劇。”他表示:“另一個感興趣、現金支付的意向者的出現,可提高信貸回收率。”而菲斯科所在的特拉華州州長Markell,以及美國另一名參議院議員,都對法官的判決表示支援。

  很顯然,競拍垂死的菲斯科,競購的雙方萬向和李澤楷,都可能為了戰勝對手而拋出更大的價碼,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了更大的保障,美國人的如意算盤已經打得劈啪山響,坐等大把的真金白銀滾滾而來。

  這不免會讓人想起了當初龐大、青年汽車對薩博的收購,雖然菲斯科的收購案與彼時的情勢有所不同,但還是希望不管是誰最後取勝,萬向和李澤楷的運氣能好一些。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