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華中腹地的湖北省武漢市,是全國首批“智慧城市”,也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今年9月,武漢與京津冀地區、上海市等8個地市區一起名列“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作為中部發展戰略支點,有著武昌首義“敢為人先”精神的武漢,再次成為華中乃至全國的改革創新排頭兵。
“堅持重中之重,用‘從0到1’顛覆式創新思維,全力支援‘網際網路+農業’相關産業的創新與探索,促進都市農業‘脫胎換骨’,實現與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同步發展。”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對於全市“網際網路+農業”這樣定位。
武漢市市長萬勇認為,城市創新不僅只有工業、商業,更要有農業和生態,缺少了農業的智慧城市“名不副實”。武漢要聚焦全國智慧農業示範城市目標,搶抓“網際網路+”發展機遇,走出一條生態、安全、良性、互補具有武漢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轉型發展之路,讓改革紅利借助“網際網路+”惠及更多農民、市民。
前瞻謀劃,全域佈局,全程覆蓋,産城融合。2015年7月,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農業”發展的意見》,“網際網路正逐步成為全市農業發展的新引擎。”武漢市推進“網際網路+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武漢市副市長劉立勇介紹,在政策的引導和助推下,全市“網際網路+農業”以市級智慧農業指揮中心為塔尖,以區級指揮中心為骨架,以雲計算為基礎,以“物聯網、電子商務、鄉村資訊站、涉農數據管理”四個全覆蓋為主要支撐的綜合管理應用體系已經初步建成。截至10月底,全市涉農電商銷售總額達到240億元,同比增長105%,物聯網應用覆蓋面積5萬畝,生産效益環比增長10%以上。在農産品價格整體疲軟的情況下,農業依然顯示出強勁發展勢頭。
“網際網路+農業”,“+”什麼?怎麼“+”?武漢市“網際網路+農業”發展有哪些進展和成功經驗?近日,記者專程赴武漢進行專題採訪。
一頭聯著電腦,一頭聯著大地,物聯網在生産中“無所不能”
初冬的武漢,儘管沒有北方那樣大雪紛飛,但依然寒氣逼人。11月28日,走進武漢市江夏區的凡華農業科技園,大片的蔬菜大棚內卻鮮見勞作的農民。而在園區一隅的辦公樓,生産負責人徐斌卻“清閒”地看著電腦。
“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在辦公室就可以對大棚生産進行管理。”面對詢問,徐斌將電腦轉了半圈面朝記者,邊操作邊介紹,“大棚內新安裝了智慧控制系統,連接管理電腦,既能實時看到大棚內作物生長情況,也可以根據作物特性和季節設置相應參數實現自動或手動控制大棚內的設備,還可以通過手機接入網際網路在外移動控制。”
10月底,在第十二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網際網路+農業”展區,記者看到東西湖區農科所技術員陳方的手機上,也裝著這樣類似大棚管理的APP軟體,遮陽、通風、灌溉、施肥、補光、換氣、溫控……盡在“指”上。陳方説,使用該設備後,每座3000平方米的智慧觀光溫室每月可節省人工、農藥、化肥、水電等生産成本2800元。
在新洲區鳳凰鎮的東方神農生態農業公司,農作物的生産計劃、種植環節在物聯網系統上一目了然,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上與公司網上客戶服務系統互動,查看到農作物的生産環節以及檢測結果。公司負責人介紹説,這不但讓消費者買得放心,也促進了公司蔬菜品牌推廣,同時也讓下個季度的生産計劃安排得更有底氣。
相比與大棚等設施農業,畜牧、水産等物聯網應用普及更廣。江夏區金龍畜牧公司總經理雷賢忠告訴記者,兩個月前,公司自籌200多萬元啟動了智慧化畜禽養殖系統建設項目,目前已經進入全面調試階段,項目建設完成後,一年的養殖成本將可以節約50萬元以上。
據了解,農業物聯網一般是將感測器節點佈局生産場地,構成監控和感知網路,採集各種資訊,通過各種自動化、遠端控制的設備,從而實現産前監測預警,産中智慧管理,産後物流追溯。
“農業物聯網不僅僅是實現生産的智慧化,同時還將極大挖掘農産品附加值。”江夏區農委主任黃東海告訴記者,目前該區組織研發了區級綜合管理應用平臺,不僅生産者可以通過該平臺免費下載相關軟體系統,管理生産所有環節,同時也可以通過下載的軟體系統線上申請農産品銷售身份證——“二維碼”,産品生産二維碼的同時主動集合産品生産的相關資訊生産“産品電子檔案”,與産品“綁定”,“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將最大限度地獲取産品相關生産資訊,更安全、更放心”。
今年全市重點在設施農業、水産、畜牧、大田環境監測4類物聯網開展典型示範,僅蔬菜基地應用面積就新增1萬畝以上。武漢市農委主任譚本忠介紹,已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和養殖小區實現了養殖環境視頻監控、環境溫度控制、自動分撿、喂料和清糞。膳必鮮、木蘭養殖場、喜鵲湖蟹業等3家農業企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入選農業部116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