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確保糧食安全也可打出“創新”牌

2015-11-18 13: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面對我國糧食連年增産豐收,但收購不暢、價格下降、儲存難等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辦法》,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確定穩定糧食生産增加種糧收入的措施,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利益。

  農業穩,穩天下。糧食是農業的龍頭,是為社會提供生活必需品的首要保障。縱觀我國糧食形勢,面臨著本土糧食産量高、成本高,庫存量高、儲存難,進口量高、價格低的不利因素,從而導致我國糧食供大於求,市場價格連續下跌的被動局面,直接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和種糧積極性。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本土糧食競爭乏力的問題,我國的糧食安全將面臨重大威脅。

  應該指出的是,中國的糧食問題主要與國情有關。中國是農業大國,人多地少,尤其是農業人口眾多,農業基礎薄弱、設施落後,農村交通、通訊尚欠發達,資訊不暢,自然條件差異很大。黨的十八大要求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可謂切中要害。

  集約化生産有利於降低種植成本,保障糧食安全。雖然,近年來,土地不斷向種田能手集中、土地經營規模逐步擴大,但根據實際國情,農業生産經營不可能都實行大規模的“集約化”,尤其是農田種植。

  農業經營體系的創新,可以把數量眾多的土地家庭經營形式,通過組織農民合作社和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方式,完成對小農業的“生産社會化改造”。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表明,此種做法,能夠同時滿足市場經濟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

  國家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重點向農村傾斜。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長期重視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業的補貼逐步加大。但力度還遠遠不夠。在現實中,許多補貼和扶持資金,被一些人用概念“圈走”,或成為權力尋租的籌碼。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改革糧食價格形成和收儲機制,完善玉米、大豆補貼政策,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明年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如果補貼和扶持資金直接受惠于農民,農民就會安心生産,無後顧之憂。

  要建立對低毒低殘留農藥和高效緩釋肥料使用補助的長效機制,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補助等扶持政策。讓農民買得起、用得起生態環保的農資産品。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倡導種植優質特色品種,提高糧食的附加值,鼓勵糧食深加工,開發糧食食品新品種,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新需求。因此,制定一套切合實際、公平透明、科學高效的對農業支援保護體系,是保障糧食安全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