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宜人貸市值一週蒸發4億美元 面臨多家美國律所訴訟

2016年09月02日 08:48:17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網貸新規發佈以來,宜人貸股價跌去兩成;面臨多家美國律所訴訟,宜人貸稱將積極應訴

  備受關注的中國“P2P海外上市第一股”宜人貸正在遭遇多事之秋。本週三其股價再次重挫10.82%,收盤報23.99美元。自8月24日監管部門發佈網貸新規以來,多家美國律所宣佈對宜人貸發起訴訟。一週來,宜人貸股價已累計下跌23.37%,市值蒸發約4.3億美元。

  宜人貸稱將積極應訴

  美律所“集體”關注宜人貸是在銀監會發佈《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後開始的。《辦法》對網貸平臺監管、資産證券化、資金存管、限額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明確,有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這在短期內不可避免對宜人貸股價有所影響。

  新京報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已有包括Law Offices of Howard G.Smith在內的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宣佈對宜人貸提起訴訟或展開調查。

  分析指出,宜人貸被集體訴訟的原因是美國律所認為《辦法》對宜人貸有負面影響但宜人貸沒有披露該資訊。

  宜人貸在給新京報記者的回應中指出:“已經知悉2016年8月26日在美國加州中區聯邦地區法院針對公司提交的起訴狀。我們認為該起訴狀中的指控沒有任何依據,並準備積極應訴、維護公司的權益。”

  如敗訴將承擔鉅額賠償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智斌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因為事先沒有披露相應的風險而遭到律所起訴的情況在美國很常見,因為美國法律認為類似P2P新規這樣的重大變化極有可能影響公司的業績表現和穩健經營。

  對於訴訟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王智斌表示,由於美國的訴訟制度週期會比較長,十幾家起訴的情況下會選擇首席原告和首席代理。如果法院判決律所提出的原因屬實,宜人貸需要對在相應的時間段內相應投資者承擔賠償,金額會比較大。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此前包括迅雷在內的中概股也曾遭遇過類似的狀況,但很多最終“不了了之。”

  市值一週蒸發4億美元

  記者梳理髮現,自8月24日監管部門發佈網貸新規以來,宜人貸股價已累計下跌23.37%,一週時間內市值蒸發約4.3億美元。

  此前,宜人貸因為其股價“暴漲暴跌”頗受業內關注。2015年12月18日在紐交所上市,但當天就跌破10美元的發行價。今年2月份,宜人貸股價曾隨著監管層網際網路專項整治行動的開展頻頻下挫,但此後隨著其季報展示的出色業績不斷創下新高。

  今年8月16日,宜人貸盤中曾創下約每股42美元的歷史新高,是今年2月低位每股3.35美元的12倍多,是去年12月上市首日交易價每股10美元的四倍多。

  根據宜人貸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二季度宜人貸凈營收7.34億元,同比增長140%;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226%。但其壞賬率走高、疑似超過民間借貸規定利率的D類借款利率(39.5%)等方面也多次被媒體挖出。有P2P從業人士對新京報記者反映,30%左右的利率的確反映了目前行業的綜合成本,但39.5%的確“太高了”。

  ■ 數據

  8月P2P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一面是號稱“最嚴監管”帶來的風聲鶴唳,一面是成交額創下新高:第一網貸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8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2064.78億元,創歷史新高,環比增長1.02%,同比激增85.5%。

  不過,平臺兩極分化、地區不平衡的情況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第一網貸數據指出,超過40%的平臺成交額超過了1000萬元,但也有14.37%的平臺成交額在100萬元以內。從地域上看,上海、北京、廣東三地的成交額佔到了全國總額的74%。

  總體而言,P2P網貸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進一步下滑。新京報記者查閱網貸之家《P2P網貸行業2016年8月月報》發現,截至8月底,平臺數量為2235家,相比7月底下降了46家。

  頗受公眾關注的停業及問題平臺方面,本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共計99家。截至2016年8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了1978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了4213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該《月報》統計的數據顯示,上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持續下行,為10.08%,預計下個月或將跌破10%。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指出,總體而言網貸新政出臺後,一些不合規、在12個月調整期內無法及時轉型的平臺會遭到淘汰。

  ■ 追訪

  P2P新規後企業忙“辦證”

  近日,微貸網高管在朋友圈曬出了一張ICP(網路內容服務商)證,稱微貸網在《暫行辦法》出臺三日內便取得了該許可證。

  網貸新規明確規定,擁有ICP經營許可證將作為網貸企業開展資金存管的必備條件之一。網貸新歸出臺後給企業留出了12個月的過渡期,這12個月的大限猶如懸在P2P行業上的一把利劍,政策出臺一週後,記者回訪了多家網貸企業。忙著辦證成為大多數網貸企業的首要工作。

  據網貸之家7月數據顯示,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281家,擁有ICP經營許可證的約為211家,這也意味著九成P2P平臺沒有拿到許可證。

  微貸網CEO姚宏表示,不同於其他地區需要有地方金融局備案作為前置條件,杭州採取並行審核方式,這就使得微貸網的申請拿證時間大幅縮短。

  除了資質,新規中對借款限額有了明確規定,按監管細則: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和所有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分別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和10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額度分別是100萬元和500萬元。

  記者從網利寶的平臺上看到,最近該平臺發佈的所有12個月的大標都齊刷刷地變成了100萬,而此前,網利寶主打“産業銀行”,其中很多中小企業的資産,都是300萬的標的。

  網利寶高管告訴記者:“公司正做業務轉型,主要以車貸和小額倉儲質押貸款為主,將加快資産端調整的速度,推進合規。”

  不過,網貸企業中也有仍在繼續高額融資的。記者在網貸平臺紅嶺創投的官網上仍能看到融資額為1億元的項目,官網顯示《關於珠海1號特標項目的融資公告》,稱“借款企業申請融資1億元用於購買原材料”。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告訴記者,“限額對於公司是難題,但會在近期公佈改正方案。”

  ■ 聲音

  郭廣昌:P2P基本都是騙局

  對於正面臨洗牌的P2P行業,不少政商界人士都發表過不看好的言論。

  本週三,被業界稱為“中國巴菲特”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2016年中期業績發佈會現場談及P2P行業稱:“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説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産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産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此前,據媒體報道,中國第二大保險公司平安集團總經理稱,中國多數P2P貸款平臺都是“騙子”,絕大多數平臺未來將難以繼續經營下去。

  而早在2015年5月,因為長于金融與産業經濟,而被坊間稱為“金融市長”的重慶市長黃奇帆就曾公開批評過P2P行業的亂象,黃奇帆稱“這是英國人上世紀90年代末發明的,現在英國一共有7家,美國從2005年以後到現在一共5家。中國一下子出現上千家,最近這幾個月倒閉了30%。原因是什麼?違反了金融的基本原理。”

  作為財經領域的專家,黃奇帆對金融風險保持高度警惕。2014年底,重慶暫停了包括擔保公司、小貸公司、P2P這一類的網貸公司的審批。(記者王全浩 宓迪)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