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華夏銀行員工卷走市民2000萬 和尚跑了廟也跑了

2016年08月10日 15:13:4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近日,媒體報道稱,西安市民劉女士在華夏銀行李姓員工手中買的110萬理財款不知去向,該員工已失蹤,華夏銀行則稱單據不是銀行開的。據了解,超40位市民共被騙超過2000萬元。相似的是2012年,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員工濮某私自代銷理財産品1.4億元,隨後把相關員工開除,説是個人行為,銀行完全不知情。

  銀行在職員工賣理財産品,銀行是否有責任呢?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華夏銀行董秘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

  村民買理財 經辦人與千萬資金失蹤

  據《華商報》報道,8月4日,西安市民劉俊芳反映,從2007年開始她便在華夏銀行一名員工手裏購買理財,到了2015年,她突然發現手中的票據竟然不被銀行認可,而這名員工已經離職,劉女士的110萬元理財款也不知去向。

  劉俊芳是曲江池西村的村民,從2007年開始她便通過當時仍在華夏銀行任職的李某購買理財産品,從起初的20萬元增加到110萬元。由於兩人一直合作,劉俊芳對李某非常信任,因此每次理財到期後劉俊芳都會續存。從2009年開始,李某給劉俊芳購買了一種新型理財産品,劉俊芳將110萬元理財款全部購買了這種産品,而這次李某給了劉俊芳一張“陜西省社會發展基金會”的票據憑證,劉俊芳並未覺得該票據存在什麼問題。

  2015年5月份,劉俊芳突然聽村裏人説她購買的理財有問題,便立即到華夏銀行西安分行營業部諮詢。銀行方面表示,她手中的單據不是銀行開具的憑證,因此該票據是無效票據,銀行不予認可。當劉俊芳想找李某對質時,銀行方面稱李某早在2012年就已經離職了,至於劉女士理財款的去向銀行也不清楚。

  經打聽,劉俊芳得知從李某處購買理財的有幾十人,這些人都是曲江一帶的城中村村民,他們手中只有“基金會”的票據,北池頭村的楊滿倉也是受害者之一。楊滿倉説,李某與他同村,李某的父親還是他的同學,當初李某父親幫兒子拉存款,便求楊滿倉在華夏銀行買理財。2012年5月,楊滿倉通過李某購買了80萬“理財”,當時也拿到了“基金會”的票據。到了2015年“理財”到期後,楊滿倉準備取錢買房時才發現,“基金會”的票據銀行並不認可,而李某也不知去向。目前,碑林警方已經立案調查此事。

  從個人手中買理財被騙 華夏銀行稱員工離職

  《西部網》報道,購買銀行的理財産品已經成為不少人的一個投資渠道。6月2日有網友反映,説自己在五年前購買的理財産品現在到期了,不過卻無法得到贖回。而且其他投資者加在一起涉及的金額超過了兩千萬之多。西安市民王女士在08年初手頭上有些閒錢就準備進行投資。聽説購買銀行的理財産品風險小收益高,經過熟人介紹,他就通過華夏銀行一位姓李的客戶經理,買了一份價值20萬元的理財産品,年收益率為百分之八。西安市民王女士:“他給我説是社會福利基金(理財),這是我華夏銀行辦的,當時我擱了20萬,在2012年我又擱了十萬。”

  購買後的前兩年,每到過年李某都會帶著理財産生的收益,送到王女士的家裏。隨後,王女士身邊不少人都從李某手中購買了這種理財産品。因為信任對方,王女士之後就再沒有動過本金,而又通過李某代辦購買了新的理財産品。可是從2012年開始,購買理財的發票卻讓大夥感覺到有點不對勁。西安市民張先生:“頭一年開的是人壽保險的票據,後來給我們開出的票據是基金會發票。一直從09年到現在都是李某給開的票據。”覺得不對勁,大夥這才想到去銀行問個究竟,但銀行方面表示這位李姓員工早在四年前就離職了。

  華夏銀行西安分行辦公室主任宋文軍:“近期有部分市民持有某基金會的存單,跑到我們行來,要求我們行兌付,經過核實我們行從來沒有辦理過某基金會任何的相關業務。”宋主任表示,工作人員經過統計,先後有超過40位市民拿著某基金會的票據來辦理理財兌換,總金額超過兩千萬元,相同的是大家的業務辦理人都是這名李某工作人員。經調查,這家華夏銀行之前確有一個同名的工作人員。宋文軍稱:“我們行之前有個同名的人,這個人已經于2012年離開我行了,正式辦的離職手續,同時接到上述這些市民的反應,我們也在第一時間跟相關部門做了一個正式的彙報,同時經過了解,已經于2016年,也就是今年五月份正式在公安機關進行了立案調查。”

  目前警方已經將這名李姓工作人員在網上進行了追逃,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在此,銀行方面也提醒大家,金融理財活動是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在購買時一定要認清銀行的票據和公章。除了在網上銀行和營業大廳進行交易外,要對其他的交易方式提高警惕。同時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個人資訊,避免給不法分子可趁之機。私自代銷理財産品1.4億元,銀行卻稱全然不知,投資者因此血本無歸。近日,一款通過華夏銀行銷售的理財産品,因為上海分行嘉定支行理財産品到期無法兌付,竟然把相關員工濮某開除,並認為是個人行為與銀行無關。對此,涉事員工家屬及業內人士均表示了不同看法,也反映出當前銀行理財産品的安全性存在嚴重漏洞。

  1.4億理財産品血本無歸 華夏銀行推説完全不知情

  《投資快報》報道,2012年11月30日,數十名投資者聚集在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門前,要求兌付一款名為“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入夥計劃”的理財産品。事情的原委還要從華夏銀行代銷的理財産品説起。11月29日,微博名為“蟲子-PANDA”的網友稱,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由於代銷的理財産品到期無法兌付,竟然把相關員工濮某開除,説是個人行為,與銀行無關。根據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在官方微博上發佈的公告,經核查,該“入夥計劃”並非華夏銀行發行的産品,該行亦從未代銷過該“入夥計劃”。華夏銀行還表示,該産品是一種有限合夥入夥計劃,是銀行員工私自介紹給客戶的,銀行完全不知情。

  華夏銀行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這次與投資者簽訂的合同有漏洞。“在購買理財産品的過程中,投資人需要簽訂一個三方合同以及通過銀行轉賬至募資專用賬戶。三方合同是需要投資人、銀行、發行機構三方蓋章,這次事件中,該理財産品的三方合同中並沒有華夏銀行的蓋章。另外,客戶通過華夏銀行櫃檯轉賬,資金並沒有打入募資專用賬戶,而是直接打到了中鼎財富的銀行賬戶。”按照該內部人士的説法,前員工濮某是通過華夏銀行這一平臺代銷理財産品的。

  不過對於華夏銀行這一説法,業界卻有不同的聲音。對於非法代銷這一指控,當事人前員工濮某及其家屬聲稱自己其實也是受害人。從了解的情況看,在涉及的幾個理財産品中,至少第一期與第四期産品的銷售資金確實到過華夏銀行上海分行風險部門員工、第三方公司員工這兩方機構的賬上。其中,目前已經無法兌付的第一期河南永恒生典當行項目中,典當行的股東中只有一名股東確認銷售資金已經到賬,其餘股東並不知道這一情況,這也部分導致了第一期項目無法兌付。此外,相關擔保公司表示只收取了部分擔保費,不願履行擔保合同。更有甚者,根據濮某家人的描述,華夏銀行還對濮某進行了勸退。銀行方面告知濮某,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不適應工作環境”為由主動提出辭職。

  華夏銀行該次事件,再次考驗了理財産品這一投資標的的安全性。“産品有風險,購買須謹慎。”除了存款、債券外,可稱為最穩健的銀行理財産品也頻頻曝出鉅額虧損,甚至血本無歸。當下,銀行理財産品已成為投資者投訴的重災區。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華夏銀行員工代銷事件,對整個理財産品行業是嚴重打擊。而作為投資人的代銷機構,員工在銀行眼皮底下竟然可以偷天換日,這無疑對理財産品的安全性打上問號。在缺乏完善保障機制的背景下,要重拾投資人對理財産品的信心並非容易的事。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