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商所會員涉代客理財?客戶炒銀5天虧26萬

2015-03-27 09: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6日訊(記者 張海蛟)近日,北京晚報發表《東挪西湊借錢還房貸被人忽悠炒白銀 不到一週賠光30萬》為題的報道,報道指出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單位存在違法代客理財行為,張女士在所謂“金牌老師”的指導下炒銀5個交易日虧損了26萬元。

  據悉,張女士已向北京市朝陽區金融辦投訴,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已經接到了不少類似的投訴,很多投資人都是血本無歸。”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相關法規規定,現貨交易所只能提供客戶查詢服務,不能干預客戶交易,不能對投資行為給予肯定意見,在任何正規及嚴格自律的交易市場都明令禁止代客理財。”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國務院國發38號文件發現,“金融機構不得為違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提供承銷、開戶、託管、資金劃轉、代理買賣、投資諮詢、保險等服務;已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要及時開展自查自清,做好善後工作。”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工作人員稱,“聯繫不到相關負責人。”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單位涉代客理財

  據北京晚報3月20日報道,為了提前還房貸,春節前,北京的張女士從親朋好友那裏借來30萬元,存到了丈夫的銀行卡裏。十天前,一直顯得心事重重的丈夫終於向她坦白,這筆錢幾乎都賠光了。

  張女士對記者表示,“今年3月3日,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單位的一名業務人員聲稱有‘金牌老師’線上指導,能賺取高收益,誘導其炒白銀現貨。”

  “投入了30萬元到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白銀賬戶,委託這名‘金牌老師’幫他遠端線上炒銀。第一天賠了4萬,第二天賠了3萬,第三天賠了11.6萬,第四天又賠了4萬元,第五天賠了3.6萬,5天共賠了26萬元。” 張女士説。

  張女士告訴記者,“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的會員公司是合法的,但是代客開戶、遠端操盤炒白銀存在違法代客理財問題。朝陽區金融辦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已經接到了不少類似的投訴,很多投資人都是血本無歸。”

  事發後,張女士上網搜索發現,早在去年,央視315晚會就曾曝光炒白銀的騙局。原來,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上千家從事現貨白銀投資的交易所,招攬並指導會員根據交易軟體提供的銀價數據來買入和賣出。在此過程中,交易所不僅收取高額手續費,還將客戶的虧損(業內叫“頭寸”)都收入囊中,進行瓜分。

  張女士對記者表示,“事實上,目前全國各地因炒白銀短期虧損的投資者比比皆是,他們建立了QQ維權群,每個群的人數都達到了幾百人。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單位其實設立的是一個賭博遊戲,投資散戶要想在由交易所控制的平臺上賺錢,真是太難了。”

  據北京晚報報道,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一名工作人員證實,“這家公司確實屬於他們的會員單位。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是有業務員惡意炒單,目前此事仍需張女士和這家公司協商,如果這家公司拒絕協商,作為上級單位,他們會出面監督。”

  涉事方難逃法律責任 現貨交易亟待規範

  近年來,現貨交易所屢屢曝出代客理財的違法行為,最後公司往往以員工行為塞責,最後表明代客操盤為員工和投資人雙方的私下行為,公司以開除員工為最後處理結果。賠償往往以公司在違規操作所獲得的交易佣金為限,不及客戶虧損的金額。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白銀交易亂象橫生。令人痛惜的是,不少受害人是在並未直面交易平臺,僅憑業務員推薦或電話遊説便砸入本金的。令其動心的,自然是動輒本金翻番類的説辭。殊不知,‘本金可翻番’,‘亦可全折本’的下一句,對方並不會挑明。”

  去年央視315曝光的現貨投資,重在揭示騙局。事實上,投資行為的風險教育更加迫切。相比股票、基金和理財産品,這類交易的風險更大。如果您對自己的定位是儲戶,而不是投資者,那麼別輕易參與如此炒高風險的投資。將本金劃出去前,一定要搞清楚其風險所在,也一定要弄清楚這家公司有沒有合法的經營資質。投資者不應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

  另外有法律人士指出,“對於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單位違法代客理財的行為,難逃法律責任,但往往由於投資者難以保存有效證據進行控訴。”

  一位現貨交易所的高管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相關法規規定,現貨交易所只能提供客戶查詢服務,不能干預客戶交易,不能對投資行為給予肯定意見,在任何正規及嚴格自律的交易市場都明令禁止代客理財。”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國務院國發38號文件發現,“金融機構不得為違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提供承銷、開戶、託管、資金劃轉、代理買賣、投資諮詢、保險等服務;已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要及時開展自查自清,做好善後工作。”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雖然在不少交易所網站上,都有挂出《維護客戶利益倡導行業規範》等相關文章,建議投資者千萬不要聽信投資公司業務人員的虛假宣傳、盲目加入。各大投資公司也要加強對客戶的培訓,杜絕代客理財,惡意刷單等醜惡行為。而且合同中也往往明令禁止代客操盤。但是交易所的業務人員以高收益招攬客戶,且違規代客操盤案例多發的背景下,很難做到清者自清,行業亟待規範。”

  “投資者被騙仔細分析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部分投資者對現貨白銀交易缺乏了解;二是工作繁忙,精力和時間就緊張,想投資獲益卻沒有時間操作;三是個別投資者存在僥倖心理,想要輕輕鬆鬆,不用任何付出就‘賺大錢’。”業內人士説。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