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燕動車冷清:時間早公交不配套 通勤族不買賬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開通僅10天,京燕動車上座率不滿三成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京燕動車開通第一天,不僅爆滿,還賣站票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導讀:“京燕動車開通第一天那叫人多,都坐滿了,還有站著的呢!”燕郊居民鄭先生還能清晰地記起12日當天D9022次車廂內熱鬧的景象,然而僅僅不到10天,燕郊居民乘坐動車的熱情便漸漸“退潮”了。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居民們覺得動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方便。昨天上午,從燕郊開往北京站的D9022次列車上座率剛剛超過三成,而昨天下午從北京開往燕郊的D9023次列車上座率也剛剛達到4成。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時間長、總體價格高是京燕動車叫好不叫座的主因,而這些問題也不是單靠鐵路一個部門就能解決的。
但是,在一片吐槽聲中,叫好的聲音依然存在。也許,就在人們的不經意間,“鐵老大”的做法也在悄然轉變。自從鐵道部取消,鐵路政企分開後,鐵路一直在市場化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根據需求嘗試開行臨客列車,再根據市場的反應作出調整,這些列車開行的理念,在以前的“計劃”年代都是無法想像的。據悉,由於春運將至,北京與燕郊之間通行的三趟動車將在2月1日暫停運作,是否開通待定。
探訪
進城動車上座率僅三成
前天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北京站乘坐北京開往燕郊的D9023次動車。D9023次列車的候車大廳在一樓,廳內已經有200多人排隊等著回燕郊。開車的時間到了,很快200多人便被擁有16節車廂的列車所“稀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乘客主要分佈前三節車廂內,每節車廂內大概有三成左右的乘客。而從第四節車廂開始,幾乎很難看到乘客的身影。
昨天早上6點10分,北青報記者趕到燕郊火車站,在站外並沒有看到人聲鼎沸的情況,站內僅有少數乘客。隨著開車時間的臨近,不大的燕郊火車站候車室的人也越來越多,約有300多人。6點30分,D9022次火車開始檢票,由於沒有閘機,在檢票員檢票後,乘客們挨個進站。
進入D9022次列車車廂,北青報記者發現自己所在的13號車廂上座率並不低,這節車廂為二等座,共有18排,每排5個座位,可以容納90人,13號車廂內共有71名乘客,上座率接近8成,緊鄰的12號車廂有58名乘客就座,上座率也有六成。然而,乘客眾多的場景在附近幾個車廂不復存在。10號和11號車廂內冷冷清清,腳步聲也顯得很清晰,隱約可以看到一些乘客的身影,這兩節車廂分別只有18名和24名乘客。
“我是前面車廂的,這車廂人少,寬敞。”一名乘客看到10號車廂空位很多,便來到此車廂坐下。幾位乘客表示,最近幾天列車上已經沒有了剛開通時的“熱鬧”。“很多人也就是圖個新鮮。”一位乘客説。列車很難滿足所有人的行程,很多人為了“嘗鮮”才在頭幾天乘車。“頭天很多乘客都是記者。”另一位乘客説,“還有些人是為了留個紀念才來乘車。”
據列車乘務員稱,昨天的D9022次列車共有355人乘坐,一共16節車廂,上座率只有三成。
故事
放棄乘坐動車 無奈的抉擇
李先生家住緊鄰潮白河的潮白家園小區。得知動車要開通後,他也顯得非常興奮,打算嘗嘗鮮。頭天早上,他將平時7點的鬧鐘調到了6點,並在網路中購票。12日早上6點,鬧鈴準時響起,他一改往日“鈴響三次而不起”的作風,麻利地從暖和的被窩中爬了起來。“這可是火車,誤了點就沒了。”10分鐘的簡單洗漱後,李先生走出家門在寒風中等待了5分鐘叫來一輛計程車。此時天色黑漆漆的,路上車輛稀少,10分鐘後,李先生趕到了燕郊火車站。“當時還是有點心裏不踏實,萬一取票人太多怎麼辦。”所幸為了更好地服務動車旅客,燕郊站增加了自動售票機,李先生取完票後排隊進站坐上了舒適的火車。
“頭天人還是真多。”李先生回憶,頭天的動車車票基本上銷售一空,但是動車空間較大,即使站著也比較寬敞。李先生坐到座位上後,打起了盹。7點17分,火車進入北京站,李先生趕緊下車去往地鐵站。8點鐘,李先生就來到了位於國貿附近的單位。
“才8點,實在是太早了。”單位只有李先生一人,他感到非常無聊,不時地望著窗外國貿橋附近車水馬龍的景象。舒適的感覺被無聊感所衝垮,腦中不時涌現出一陣困意。
“還是決定擠公交。”李先生“嘗鮮一次”後,決定還是坐公交上班,因為在費用和時間成本上,公交都佔有一定的優勢。
放棄乘坐火車的第二天清晨,正在酣睡中的周先生被6點鐘的鬧鈴叫醒,他趕忙將鬧鈴關掉,並更改成7點鐘,翻了個身,又愜意地睡著了。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