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的塵土、癟氣的輪胎、破敗的車身……如今在城市裏,一些私家車、摩托車、三輪車和自行車因長期廢棄不用,被形象地稱為“僵屍車”。這些車輛停在馬路邊,小區內,甚至消防通道中,影響市容是小事兒,還佔用日益緊張的公共資源,讓百姓怨聲載道。這些車是怎麼來的?又該怎麼處理?面對日益突出的城市新型垃圾,似乎又給各部門出了道難題。
現場調查
大街
千米停34輛“僵屍車”
豐台區南四環附近,宜蘭園三區西側有一條道路,該路與南四環輔路相連,附近居民將這裡當成免費停車場。而這些車中,有那麼幾輛與眾不同,其中一輛夏利後面倆輪不翼而飛,只剩下乾癟的前輪,車身被打上“收車”小廣告,車內只剩黑色方向盤。夏利車身旁的黃色麵包車後門微張,用手就可隨意卸下,車內同樣空空如也,連座位也不見了,車廂內煙頭、香蕉皮、垃圾袋、飲料瓶遍佈,宛如一個垃圾箱。這些車中,不僅有轎車、麵包車,還有一輛廂式貨車和一輛越野車,其中大多數車已沒有車牌,還有一輛挂著“滬B”號牌的外地車。
沿道路往南走,在銀地西路路邊,一些“僵屍車”被用來做廣告,有人在車身貼上“收售二手車”的電話,路邊草叢中,甚至還有兩輛大型客車,車窗早已破爛不堪,車身被密密麻麻貼滿小廣告。從宜蘭園三區到銀地西路,短短千米遠,記者就發現“僵屍車”共34輛。
在新發地批發市場附近的京良路陳留村路段也停放著28輛“僵屍車”,一輛貼著“吉車轉讓”的小型貨車,車身頂部因長時間腐蝕氧化只能看到銹跡,車身傾斜著停放在路邊。在這些“僵屍車”中,有北京號牌車,有天津、河北號牌車,也有大量車牌不知去向。
無法報廢成棄車重要原因
道旁“僵屍車”既有礙觀瞻,有損市容,還有一個隱形危害,就是污染。北京納爾卡賽車公司技術總監吳才根表示,機動車長期不用,容易造成燃油泄漏。廢棄車內舊電瓶裏含有大量鉛、硫等有害物質,會在存放空間形成大量有害氣體,對人及環境造成傷害和污染。還有內部零件損壞,機油等液體可能會外流,都會給外部環境造成影響。
那麼在“一號難求”的今天,為何還有機動車被一棄了之?北京晨報記者在調查中得知,形成“僵屍車”的原因有多種,其中無法報廢或出售是重要原因。一位從事二手車收購的生意人告訴記者,這些“老齡僵屍車”的價格都不會太高,“十年左右的車只能賣1萬元左右,時間再長就很難賣掉”,如果不賣也可做報廢處理,“但不管是賣還是報廢,車牌和行駛證等都缺一不可。且無論是出售還是報廢,都需補齊之前的違章罰款,如有大量滯納金,車主一算賬發現不合算,索性就不要這車了。”
小區
擠佔小區車位惹不滿
在三環新城小區,小區道路並不寬敞,私家車在道路兩側見縫插針,將原本雙向通行的道路變成了“單行線”,行人、車輛通行空間變得更窄。即便如此,“僵屍車”還是在添“堵”,記者注意到,居民樓附近零散地停放著一些廢棄車輛,這些車中多數沒有車牌,車上落滿灰塵、樹枝。一些車輛保險杠已斷裂,一輛廢棄的麵包車裏還塞滿了各處撿來的建築邊角料。
有些“僵屍車”第一眼看上去並不像廢棄車,車內座位也很乾淨,但車子錶面卻多處氧化生銹,車輪乾癟,車胎也已出現裂痕,可以判斷放置時間已非常長。小區居民向記者透露,有的“僵屍車”已在小區停放多年,“不知道車主是誰,也沒有車牌,從來沒人管,小區車位本來就很緊張,還讓它們長期霸佔著。”
堵塞消防通道埋隱患
除佔據車位外,記者還發現一些“僵屍車”身下明顯印著幾個大字“消防通道”,但因找不到車主,物業也無可奈何。
一消防員告訴記者,居民樓內發生火災時,他們最害怕的就是消防車開進小區卻開不到樓前,“一些老舊小區樓內消火栓根本沒水,只能依靠消防車裏的水,如果遇到車輛堵路,只能遠距離鋪設水帶到火場,但勢必會耗費一些時間,對於我們滅火來説,一秒鐘都是非常寶貴的。”
今年7月,豐臺交警和馬家堡街道就集中清理過一次“僵屍車”,北京晨報記者當時在現場看到,一些“僵屍車”就停放在居民樓窗戶下,“萬一樓上有人員被困火場,消防來救援,只能遠遠停車,伸縮臂都夠不著樓上窗戶,你説怎麼救人?”現場一位交警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試圖獲悉小區“僵屍車”形成原因,但因無法聯繫車主,只能總結物業和居民猜測的多個版本。“這些車主可能長時間去了外地或者出國,要麼就是家裏有好幾輛車,長時間擱置了。”一居民還猜測説,可能是車主去世、失蹤或入獄導致車輛擱置,還可能是因車輛被搶遺棄形成。當然,聽得最多的還是車輛接近報廢年限,因種種原因一棄了之。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