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
為京津冀一體化提供智力支援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認為,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合作,首先是要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決策支援,做好科學規劃。
目前京津冀三地都面臨著不同的發展困境:北京走到了一個拐點,面臨著資源、環境、人口的多重壓力;天津需破解從天津製造到天津創造的産業升級難題;河北鋼鐵等産業産能過剩嚴重,勢必要進行轉型。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科學院將為京津冀三地合作提供智力支援。從2011年開始中科院就與北京市簽署院市合作規劃,龍芯産業園,曙光項目和超級雲計算中心等重大産業化項目得以在北京陸續落地。2013年,院所項目落地北京356項,合同額達3.6億元;中科院還與天津建立合作會商的機制,建立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和電子資訊技術産業園,推動産業化成果落戶天津。
她説,科技合作還要有問題意識,首先要明確影響發展的一些共同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打破區域、部門之間的隔閡與藩籬。以京津冀聯手治理霧霾為例,目前數據不共用,就很難找到探究霧霾成因,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所以,科技合作還需要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本報記者 范俊生 王皓)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范照兵:
儘快制定大首都地區發展規劃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河北來説,既是重大機遇、重大利好,也是重大考驗、重大挑戰。我們要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努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全國政協委員,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范照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范照兵委員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涉及的問題不僅層次很高,而且非常複雜,需要跳出‘一畝三分地’的局限,從更高層面謀劃佈局。”范照兵委員認為,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構想,最緊要的是搞好頂層設計。他建議,儘快研究制定大首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專項規劃,細化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要重構區域功能,推進功能轉移,優化城市佈局,加快形成核心帶動、多點協同的大首都城市群,形成差異發展、優勢互補的互利多贏新格局。要破除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區域內重點領域的一體化改革,建立區域統一的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産權交易、勞動就業等經濟政策,推進高等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社會服務保障等同城化改革,用改革增強協同發展活力,以改革釋放協同發展紅利。
(河北日報記者 霍曉麗 薛惠娟)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河西區區委書記張傑:
百座商務樓宇對接産業轉移
天津的中心城區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雙城聯動發展中如何發揮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河西區區委書記張傑表示,要主動融入、主動作為,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在加強合作、做好對接上下功夫。
“服務業已佔到河西區地區生産總值的88%以上,106座商務樓宇成為承接北京項目轉移的重要載體。”張傑説,在産業合作方面,我們要以現有樓宇和正在推進的房屋徵收重點地塊為重點,引進符合中心城區産業定位的高端産業、高端項目,特別是推進金融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創意設計等産業聚集,加速建設現代服務業高地。
張傑説,協同的關鍵在做好對接。我們要在規劃和産業佈局上,與協同發展規劃主動對接,為承接項目搭建發展平臺、提供發展空間。同時,還要加強對接北京重點區域、重點産業和知名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搞好項目服務,增強區域吸引力和影響力。
(天津日報記者 李川)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