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儘管中國經濟整體運作平穩,但結構性矛盾和下行壓力依然突出。這集中表現在部分重要指標回升基礎不牢、短期波動較大、築底趨勢未明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將對經濟儘快走出低谷的渴盼轉嫁到供給側改革上來,希望供給側改革能讓中國經濟取得“立竿見影”的增長效果。對此專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隨著經濟體體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觀規律;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著眼于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的深層次問題,改革過程具有長期性、複雜性等特點,要求供給側改革讓中國經濟“迅速回升”無疑是過時思維和急躁心態的體現。
增速回落符合規律
對於任何一個經濟體而言,經濟增速隨著其體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個公認的規律。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黃朝翰近日表示,中國不可能永遠以6%—7%的速度增長,沒有哪個經濟體能夠保持這一高增長率,而“新常態”可以成為中國加快改革和對經濟結構進行再平衡的一次機會。“中國經濟的確正在調整,以前經濟增長是靠外力推動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現在則是靠內需拉動和資本密集型企業。”黃朝翰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經濟運作狀況表現為供給和需求兩個側面,總産出水準是總供給和總需求耦合的結果,而供給和需求都會受到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將對中國經濟回暖的期盼全部放在供給側改革上面,顯然忽視了經濟問題的複雜性,不符合中國關於總需求調控和供給側改革的論述。
“供給側改革要影響産出,首先要對供給能力産生影響,這需要有一個生産要素組合的過程。相對而言,供給側的調整要比需求側的調整時間更長。因此,寄希望於供給側改革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既不符合經濟學原理,也不切合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張永軍強調。
其實,衡量經濟發展的尺子,從來都不只有“增速”這一把。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份,採礦業和六大高耗能行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繼續降低;相比之下,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全年目標的44%,航空航太製造業增長27.9%,工業機器人增長24.7%,智慧電視增長25%,光電子器件、行動通訊基站設備等産品産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些不被有“速度情結”的人所重視的深刻變化,恰恰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
“陣痛”屬於必要成本
在《韓非子·喻老》中,“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可謂廣為人知。面對名醫扁鵲的多次善意提醒,蔡桓公卻採取了諱疾忌醫的態度,雖然回避了短期治療的陣痛,卻為日後重病纏身埋下了隱患。
想要真正看透中國經濟,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陣痛、但不改革就是長痛”這個道理。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的是中國經濟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是一個著力根本、放眼長遠的深層次改革,不僅不會出現“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會以短期“陣痛”的形式作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們可以在改革中儘量控制“陣痛”,使之能夠為經濟社會所承受。
“供給側改革針對的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首先是要去除無效、低效産能和過多的庫存;其次是通過去杠桿等方式降低經濟運作成本,提高效率;再者是通過補上經濟中的一些短板,擴大有效供給。”張永軍説,解決這些長期問題既要考慮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也要對國內要素條件變化的情況和程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才能制定各領域的具體措施。而措施要顯現效果也需要一定的過程和較長的時間,“陣痛”在所難免。
紮實改革才有明天
那麼,供給側改革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産生怎樣的影響呢?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報道認為,相對較高的儲蓄水準,擁有可以支援投資增長的充足資金,特別是通過鼓勵技術創新、教育和職業培訓等措施來提高實物資本和人力資本使用效率的結構性改革措施,都是中國經濟今後維持相對較高增速的諸多有利條件。
“供給側改革既然是一項系統工程,就需要做好整體設計,在不同階段要把握好工作的重點。既要從相對容易取得成效的領域先期開展工作;也要把供給側改革與擴大有效需求的措施結合起來,盡可能快地對經濟增長産生拉動作用。”張永軍説。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當前中國經濟上行有壓力、下行有支撐,其“韌性足、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只要堅持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大培育新動能,儘快完成結構轉型週期,中國經濟還是會保持中高速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鐵剛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經濟學中,短期主要看總需求,中長期主要看總供給,二者之間存在一個平衡點,並不矛盾。不應把供給側和需求側割裂開來,以短期思維看待中長期改革。“例如,目前我國民間經濟還相對低迷,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呵護民間經濟活力,進而改善中長期增長動力及預期。而正確認識這種短、中、長期的關係,還需要全社會進一步凝聚共識。”張鐵剛説。本報記者 王俊嶺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