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評論:需要“破門而出”的民間投資

2016年05月23日 10:22: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GDP佔比超過60%,稅收貢獻超過50%,就業貢獻率高達80%的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民間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穩定在60%以上,民間投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在上周,“熄火”“告急”“雪崩”卻成為這臺引擎的關鍵詞。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民間投資增速逐漸滑坡,至今年4月,民間投資徹底與已現企穩態勢的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分道揚鑣”。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1~4月份,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2%,增速比1~3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據了解,這是民間投資增速連續第四個月下滑。與去年同期12.7%增速相比,民間投資呈“腰斬”式回落。

  “要深刻認識促進民間投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上週五,在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作完專項督查動員部署後,國務院派出的9個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專項督查組陸續出發,分赴18個省(區、市)開展實地督查。據報道,這是國務院首次對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開展專項督查。

  此番民間投資不振,究竟有何原因?又意味著什麼?市場需求疲弱與産能過剩問題突出、企業投資意願不足,是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解釋稱,近50%的民間資本投向製造業,而目前總需求偏弱與産能過剩疊加,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製造業市場環境不是很好,民間資本錢沒有地方去。”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公司的報告也顯示,實體投資回報率下行,導致新增投資收益不能覆蓋融資成本,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隨之逐步走低。

  但也有分析認為,“錢無處可投”並非民間投資陡降的全部原因。有專家指出,單從産業看,第二産業中民間和非民間投資分化並不大。在採礦、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中,民間投資與非民間投資同時快速下降,民間投資佔比反而上升。

  鋻於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3%,加之近期債市信用風險集中爆發,有媒體評論指出,企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債發行困難、融資結構惡化,導致民間資本“無錢可投”。

  數據顯示,在金融市場上,經過央行多輪降息降準,銀行一般貸款利率由10.1%大幅降至5.7%,但同期民間借貸利率一直維持在19%左右的高位。

  在今年4月之前,民間投資增速一直保持在政府性投資增速之上。而此次民間投資遭遇“寒流”的同時,國有企業固定資産投資迅猛增長,前四個月同比增速加快增至23.7%。國有投資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讓諸多目光再次聚焦在市場環境的公平性問題上。

  對此,有專家認為,談了幾十年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的狀況,並沒有太多的改善,甚至最後到了“沒門”的地步。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很多人仍然將民間投資視為二等公民。”

  自2004年《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以來,持續推進的一系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簡政放權工作,都圍繞著一個目標:激發市場與民間的活力。然而,正如有媒體所言:民間投資不缺政策,缺落實。

  據報道,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專家表示,此次國務院開展專項督查主要目的是,促進國家民間投資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推動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

  我們期待著這次奔著痛點而去的督查能摸清和破除民間投資面臨的各種人為障礙,但民間投資活力的煥發並不能僅寄希望於一次督查。只有各級政府的定位由“投資型”“全能型”回歸到“服務型”,民間投資這臺經濟增長引擎才會持續穩定地運轉。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