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發布數據顯示,11月,我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49.6%,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創年內新低。至此制造業PMI已連續四月低于50%,說明制造業經濟處于收縮空間。
數據顯示,同上月相比,構成制造業PMI的12個分項指數均有所下降。具體到企業規模,大型企業好于中小型企業。數據顯示,大型企業制造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在擴張區間呈現企穩走勢;中、小型企業制造業PMI為48.3%和44.8%,分別比上月下降0.4和1.8個百分點,繼續低于臨界點。
昨天,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11月非制造業的生產情況。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非制造業PMI為53.6%,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持續高于臨界點。非制造業繼續保持平穩擴張態勢,對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
>>分析
傳統行業深度調整拉低制造業PMI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分析指出,當前制造業PMI小幅下行波動,主要受傳統行業、高耗能行業深度調整所影響,並不意味著宏觀經濟下行。整體來看,除一些高耗能行業之外,多數行業保持回升,裝備制造業回升明顯,消費品行業、高技術行業保持活躍態勢,制造業優化發展基本態勢沒有變;此外,大中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持了穩定,制造業PMI整體穩中向好發展基本態勢沒有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指出,制造業PMI連續4個月低于榮枯線呈下降態勢,顯示當前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和去過剩產能過程漫長,加之外需尚未明顯改善,說明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壓力,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但今年以來,非制造業PMI穩定保持在53%以上,對于穩增長托底效應明顯。未來還應積極落實中央《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推動服務業全面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