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海南中部生態核心保護區全面取消了GDP考核。但瓊中人卻發現:雖然GDP考核取消了,農民增收卻變快了。全縣旅遊收入首破億元大關,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民收入增長幅度則排名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準高4.2個百分點,高出責任目標1.8個百分點。(《人民日報》4月27日)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超過70個縣市從去年開始明確取消了GDP考核。儘管有專家分析稱,中國正在告別“唯GDP論”時代,“淡化GDP,重視民生”成為政績考核的新導向。但是,一下子取消了運作多年的GDP排名,不只地方官員會有不適感,很多論者也多有擔心,認為在尚沒有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考評替代體系之前,簡單的取消GDP考核,未免矯枉過正。
這樣的擔心並非多餘。畢竟,在長期的GDP考核鐵律之下,通過相關數據分析,還是可以看出地方經濟取得了那些發展、發展的速度如何,等等。一旦全面取消,又該如何考核?又如何能夠評判地方政府的工作是不是有序有效?不過,瓊中的實踐倒是提醒人們,“好的發展”不一定非要拼GDP,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速度與品質,應該首先體現在生態的優化上,體現在老百姓的收入增長與生活改善上。
瓊中地處海南中部深山區,長期以來,層層疊疊的大山與蜿蜒曲折的河流,阻隔了其與外界的融合,卻也成為地方吸引力的重要生態資源。之前它的經濟指數全省排名墊底,並不意味著經濟發展沒有潛力與動力,不過是沒有找準路徑而已。良好的生態環境非但不是發展的負資産,恰恰是原動力所在。因此,沒有了GDP硬性約束,瓊中反而獲得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一方面,生態不僅為當地民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成為吸引外部世界的金字招牌,成為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無論是生態旅遊,還是節能環保型産業,都會以生態為底色。一年來,瓊中生態旅遊獲得長足發展,地方也從招商轉向選商即為例證。
另一方面,發展的目的不是為發展而發展,而是應該真正落實到惠民上。以往過於注重GDP的發展當然也會一定程度上惠及民生,但眼下立足於生態的發展,顯然更能夠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增進居民的幸福指數。二者的區別不只是考核標準的差異,更在於落腳點的不同。不拼GDP了,也並不意味著經濟發展的停滯,只不過發展的主體從政府主導轉換為政府與民眾的雙重發力。而這,顯然更符合發展的本意。
當然,取消GDP考核並不是説政府就可以放手了。政府不僅不應該放手,還應該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本地的發展環境,結合本地資源優勢找到適宜的發展路徑,並引導民眾在市場的大海中合理合法的獲取財富。此外,在取消GDP考核之後,也應該儘快找到新的評價體系,比如有學者提出“生態GDP”、“國民幸福指數”等。
説到底,取消GDP考核,只是邁出了轉型發展的第一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進而讓發展真正惠及民眾。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