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糧倉“碩鼠”橫行“貓”在哪
儲備糧,對於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在我國,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對全國糧食儲備工作進行統籌管理。但是近來,記者卻接到了不少人反映,遼寧、吉林等地一些糧庫和糧商相互勾結用陳糧頂替新糧,套取原本該給農民的國家補貼。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真相讓人觸目驚心。(4月19日《現代金報》)
儲備糧,具有積蓄和調節的作用,一是應對不時之需,二是調節市場,穩定糧價。糧食儲備制度事關國家安全,是各國通行的做法。但是,糧食儲備有自身的特點,一是吐故納新,保證糧食的品質;二是保護農民利益,對糧食進行保護收購。這些決定了糧食儲備雖然不生産也不經營,但運營過程中需要支付省耗以及差價的成本,這個成本在我國是以政府補貼的形式存在。無疑,這中間有許多能夠預見的漏洞存在。比如,虛報儲量、低耗高報、陳糧頂新,甚至是收購與清庫空轉,最終達到利用差價和量的變化來套取補貼,最終受損的是國家與農民。
其實從一些糧食儲備的腐敗案件來看,與普通的職務腐敗不同,帶有十分明顯鏈條式的特色,覆蓋到了收購資金管理、出入庫管理等諸多環節,簡而言之,糧食收儲的資金、優惠政策與補貼,更像是人人得到食之的“唐僧肉”。利益均沾的鏈條式腐敗,説到底是糧倉“碩鼠”叢生的肥沃土壤。
“碩鼠”橫行拷問“貓”在哪。早在2013年9月,中央第一巡視組對中儲糧總公司進行巡視後,就明確指出“存在著基層腐敗案件高發、多發”的問題。事實證明,快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一問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改觀。
治“碩鼠”最佳的方式是樹“天敵”,讓他們不敢腐不能腐。所以,在期待個案得到徹查與徹處的同時,更該反思針對顯性的隱患如何健全監管的責任體系。
房清江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