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新浪微財富與中匯線上陷“兌付門”

2015-01-14 13:36 來源:法治週末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去年以來,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異軍突起,引發各方混戰。但硝煙味還未散去,2014年12月底中匯線上事件卻為票據理財敲響了一記警鐘,雖然新浪微財富承諾兜底,卻讓不少投資者開始重新理解並認識票據理財。業內人士表示,人們應看到票據理財無法兌付後責任難厘定、相關法律缺失等問題

  法治週末特約撰稿 平影影

  “誰是第一期?有沒有已經收到本息的,在群裏喊一聲啊。”對於上海地區的投資者張斌(化名)來説,從2014年12月下旬到現在,每天在QQ群裏詢問新浪微財富的處理進度已經成了慣例。

  2014年9月,張斌通過新浪微財富購買了3000元由深圳P2P平臺——中匯線上推出的“匯盈寶”票據理財産品,其産品宣稱年化收益率為7%,1元起投,産品到期日為2015年3月3日。

  一直到2014年12月中旬,張斌絕沒想到自己購買的票據理財産品會出問題,他表示自己已記不得當時的宣傳頁面如何推廣,只記得有“銀行承兌”“資産安全”等方面的內容。

  而記者在第3期“匯盈寶”上線時的推廣網頁上看到,對於該産品,其官方宣傳稱融資企業均為持有銀行承兌匯票的優質企業,票據由指定銀行託管,票據到期由銀行無條件兌付,是安全穩健的理財産品。

  不僅如此,在第3期“匯盈寶”的宣傳中屢次出現了“穩健收益7%”“由銀行承諾兌付““安全穩健”“100%資金安全”等字眼。

  中匯線上公開宣稱,1元起投的低門檻,年化收益達到7%的高收益,票據質押、銀行承兌的業務模式,趨於零的風險系數,令“匯盈寶”一經上線,就吸引了眾多普通投資人的目光,直接促成了投資人的購買熱情,銷售速度形成秒殺之勢,火爆異常,成為了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2014年8月28日,首期發佈的 280萬元匯盈寶票據産品創造了18秒售罄的記錄,後期發佈的三期也同樣快速滿標。

  然而,2014年12月中旬,中匯線上的産品被曝出無法提現,超過3000名投資者逾2.6億元本息無法取回。新浪微財富和中匯線上合作推出的兩款産品“匯盈寶”和“PP貓外貿貸”亦在其中。

  新浪微財富方面向法治週末記者透露,這兩款産品涉及人數為4696人,涉及資金約5084萬元。

  各地投資者奔赴中匯線上所在地深圳討債的同時,新浪微財富也成為投資者討伐的對象。

  1月5日,新浪微財富表態,將與第三方資産管理公司合作,實現本金和利息到期兌付,此時張斌心裏松了一口氣。

  “第一期匯盈寶是去年12月31日到期,不知道到底成功兌付了沒有。”張斌在焦急等待結果的同時,也對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生了懷疑。事實上,不僅僅是張斌,其他投資者在群裏也會時常詢問:“以後還敢買票據理財産品嗎?”“以後買股票是不是會更好點?”

  對此,網際網路金融千人會秘書長易歡歡表示,人們在關注事件本身時,更應該看到票據理財無法兌付後責任難厘定、相關法律缺失等問題。

  風控管理疏忽

  據法治週末記者了解,中匯線上借款標類型主要有票據質押、企業過橋貸款、企業信用貸款。其中,新浪微財富作為中匯線上合作平臺推出的“匯盈寶”和“PP貓外貿貸”皆屬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

  所謂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指的是融資企業以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諾一定會兌現的匯票)作為質押物,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向個人投資者直接籌款的借款項目。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是封閉性的理財産品。一旦購買成功,必須持有到期滿才能拿回本金和收益。如果未滿期,將無法拿回自己的本金、利息。

  新浪微財富向法治週末記者表示,在去年12月17日,票據託管銀行向微財富口頭説明,中匯線上挪用了“匯盈寶”已進行託管的銀行承兌匯票。此次“中匯線上事件”的核心問題在於假託管。

  與此同時,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中匯線上在發標時並未出示票據,因此不少投資者也懷疑其票據的真實性,即質押票據為假票。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法治週末記者,新浪微財富也許沒想到銀行的承兌匯票會出現問題,“風控管理疏忽了”。

  “風控硬傷、假標、假託管、二次融資”被業內認為是此次“中匯事件”的核心原因。

  “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核心的問題在於對票據的審核,只要能確認票據是真的,尤其是銀行承兌匯票,可以説是沒有兌付風險的。”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告訴法治週末記者,“若網際網路平臺要降低票據理財的兌付風險,最主要的是請專業人士去辨識票據,杜絕瑕疵票、克隆票、假票等進入。”

  易歡歡則告訴法治週末記者,網際網路平臺應對企業票據的情況進行審核,杜絕假票和偽票。

  “企業那邊出現問題,資金一定是沒有進行託管的;而且資金的詢價、項目的真實性是有問題的。”易歡歡説。

  通道方平臺責任難厘定

  “新浪微財富承諾兜底的做法讓大家把心放肚子裏了。”張斌表示,但接下來的一系列手續卻讓投資者更傷腦筋。

  新浪微財富給出了兩種解決辦法,或者轉讓債權後到期兌付本息,或者投資者繼續持有到期兌付本息。

  “據我了解大部分人都選擇了轉讓債權,但需要我們按照要求的格式複印並郵寄戶口本等資料。”張斌告訴記者,“郵寄出去後還要擔心是否符合所要求的格式,有的投資者戶口在老家,或者是集體戶口的就更麻煩了。”

  業內人士表示,新浪微財富作為通道方,儘管已經為此次事件擔責,但踩雷事件已經發酵,並引發了投資者的信任危機。記者在微財富社區看到,部分投資者要求微財富徹查旗下的票據理財産品,部分投資者甚至要求撤資其他的票據産品。

  法治週末記者了解到,目前對於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通道方責任如何厘定存在困難。

  “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買的票據理財産品到期無法兌付,法律責任如何承擔,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平臺和投資者簽訂的契約條款內容是什麼。舉例説,若新浪微財富在契約條款中稱自己只是資訊平臺,只負責發佈票據的資訊,資金流動、賬戶等和平臺並不相關,未來發生問題的話只跟提供票據那一方有關,這樣新浪微財富在法律上來講可以不用承擔責任。”鄧建鵬告訴法治週末記者,“但是平臺若這麼説,我覺得在法律上會有一些爭議,因為你獲取了投資人的手續費,那就有義務去保證票據是沒有瑕疵、沒有問題的,如果你説沒有關係,在法律是有爭議的。”

  鄧建鵬同時指出,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通道方的責任厘定問題在目前的實踐中並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

  “現行法律中,票據法可以作為相關法律依據,但票據法是在非網際網路時代、非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立法,存在著灰色地帶。”鄧建鵬説。

  “那時候就有很多黑色的票據貼現辦法,多多少少有法律的灰色地帶;現在票據理財搬到網上了,這是當時的立法者不可能預料到的各種情況。”鄧建鵬表示, “如今100萬元的小票,若在銀行貼現不僅麻煩,成本還非常高,但目前企業通過網際網路把票據質押給平臺直接貼現,成本降低、效率提高,這樣有利於手裏握有票據的企業快速貼現,網民的收益也會高一些,風險也可控一些。但目前法律上對此還未放開。”

  曝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微財富作為中匯線上的合作平臺推出票據理財業務的時間,正是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業務異軍突起的時段。無論是線上票據理財平臺,還是網際網路巨頭、銀行,紛紛加入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市場混戰中。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2014年5月下旬,深圳票據寶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推出了專門做網際網路票據的網站“票據寶”;8月11日,蘇寧雲商正式上線票據理財産品“金銀貓票據”;次日京東推出“小銀票”,不僅如此阿裏、新浪、360、國美線上等巨頭也紛紛跟進;7月中旬,民生銀行下屬的民生電商正式推出其首款票據理財産品“e票通”……而這些票據理財産品一上線,往往被“秒搶”,幾分鐘之內就會售罄。

  事實上,就在“中匯事件”之後,這種源自對“高收益、低門檻、零風險”的票據理財産品的熱情,暫時依然沒有降溫之勢。在京東金融平臺,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4年12月24日,已有3628款票據理財産品上線,其中,截至12月24日12時,14款預期年化收益率7%的“鮮貨”小銀票,依舊保持著“一票難求”的熱銷狀態。

  法治週末記者瀏覽了金銀貓、票據寶、以及阿裏“招財寶”上的多款票據理財産品,注意到這些票據理財産品的宣傳語多為“到期由銀行無條件兌付”,如金銀貓上的一款“銀企眾盈”産品,就用顯眼加粗字體寫道:“由壽光農村商業銀行承兌。”此外其投資週期從58天到180天不等;起投門檻最低為1元;而其年化利率在7%至8%之間,遠遠高於餘額寶4.5%左右的7日年化收益。

  “票據理財唯一的風險是銀行倒閉”,有的平臺在宣傳票據理財産品時如此説道。而在中國普通百姓心中,銀行就等於零風險,這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票據理財會有大批忠誠的粉絲。

  “其實我也不太懂票據理財到底是什麼,銀行承兌匯票和企業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也沒搞清楚,但只要是有銀行保證的都應該沒問題吧。”已經大學畢業三年的王瑩告訴記者,“自己看中的就是票據理財的高收益和安全性,我覺得票據理財應該是最安全的網際網路理財産品了。”

  鄧建鵬表示,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相較于“網際網路寶寶”風險和收益都會高一些,但與一般的P2P産品相比則風險低一些,“但並不代表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本身沒有風險”。

  “除了假票風險,票據理財還存在延遲兌付風險、被止付被凍結風險以及監管風險。”一位P2P行業人士表示,“銀行因為流動性問題或其他問題會導致延期兌付;另外,如果企業本身出問題,即使企業票據已經在銀行託管,票據也有可能被凍結。”

  不僅如此,該人士還表示,網際網路票據理財模式的漏洞主要在於監管處於真空期,比如説票據的持有人是平臺,平臺有權力取出票據,而託管的銀行實際上又沒有監管的義務,這樣一來不排除個別票據平臺就會挪用票據做二次質押。

  “在這方面僅靠票據平臺的自律自覺是不行的,相關的監管措施也應該同步。”該人士説。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