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企業、個人社保“減負”迫在眉睫

2014-12-30 08:57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 社論

  社會保險費費率過高,對員工工資擠壓的直接後果,就是個人消費能力日趨不足,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趨下降。對企業積累擠壓的後果,則是企業投入能力降低,可持續發展動力減弱。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回答委員詢問時表示,現在的養老保險繳費水準確實偏高,“五險一金”已佔到工資總額的40%至50%。

  據悉,在全球12個社會保險費費率超過40%的國家中,11個分佈在歐洲,另外1個就是中國,連美國、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費率也都在40%以下。在社會保險費費率問題上俯瞰他國,確實不是一件能夠讓人高興得起來的事。

  更重要的,高費率還僅僅是一個層面的問題。因為,歐洲11個高費率國家,對應的是高福利,亦即企業不需要因為裁員而面臨來自政府的壓力,政府也不需要因為企業裁員而遭受穩定的壓力,員工更不會因為失業而使生活失去保障。在這些國家,由於福利過高,很多人已失去了工作的熱情。而我國,高費率對應的是較低的福利,社會保障力度有限,很難承擔起社會“穩定器”和“和諧儀”的作用。

  由於社會保險費費率過高,在國民收入總量佔比偏低、財政收入又連續20年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其對員工工資和企業積累的擠壓也在不斷加深。對員工工資擠壓的直接後果,就是個人消費能力日趨不足,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趨下降。對企業積累擠壓的後果,則是企業投入能力降低,可持續發展動力減弱。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就與國內需求不足密切相關。這種不足,既包括居民需求不足,也包括企業需求不足,既包括生活需求不足,也包括生産需求不足。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為什麼會出現強勁復蘇的勢頭,就是因為個人消費發揮了關鍵作用,企業投入也出現了明顯復蘇。

  毫無疑問,加快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步伐,建立一個能夠充分體現社會公平的合理的社會保險費分擔機制,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儘快破解社會保險制度,加大國家財政對於社保的補貼力度,減輕個人和企業的負擔,使社會保險費費率逐步降至30%~35%的水準。即便如此,我國也處於全球30%的高費率國家範疇。在此基礎上,加大財政改革力度,提高財政的公共屬性,將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入到社會公共事業、公共福利之中,使社會保障的整體水準提升,給國民更多實實在在的福利。

  為了增加社會保險資金的來源渠道,建議在目前國有資本金收入劃轉、國企上市股權劃轉的基礎上,能夠讓社保基金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直接投資國企,尤其是企業整體上市,應至少讓社保基金持股10%以上,從而使社保基金有更多的穩定收入來源。

  總之,企業個人社保“減負”迫在眉睫,但解決社保費率過高的思路不能局限于就費率談費率,而必須透過費率看其背後的問題,從而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