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拍賣搭上微信“快車” 欲成大器仍存“短板”

2014-05-06 08: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倒計時10秒,一次、兩次、三次、落槌!恭喜!成交!”微信群裏的拍賣又拍出了一件藝術藏品。眼下,一種新型的拍賣形式“微信拍賣”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興起,因其參與門檻低、方便快捷等優點吸引了不少網友參與其中。但與此同時,這種拍賣方式過度依託小圈子的特質也難免讓人存疑。

  藝術品拍賣 微信朋友圈裏漸流行

  2014年2月,微信拍賣平臺“周周拍”正式上線,其中第三場“書畫藝術品慈善拍賣”有48幅拍品上拍,均為文化中國藝術會館的館藏作品,其中一部分為第八屆“中國企業教育百強”年度盛典書畫大賽獲獎作品。

  如今,該平臺已經連續舉辦了多期微信拍賣。據《南方日報》報道,該平臺負責人高松表示,做這樣一個平臺是受海外拍賣行的啟發,一些國外拍賣行允許電話和網路競拍,讓一些沒有辦法到現場的藏家也能參與拍賣。微信是目前最火的用戶平臺,在微信上拍賣的話,只要有網路就能參與其中,所以面對的是一個廣大的用戶群。

  所謂微信拍賣即是在微信公共平臺,由拍賣方將拍品的資訊和圖片等上傳到公共平臺及朋友圈裏,所有關注拍賣平臺的客戶,均有資格競拍,藏家可以通過回復公眾平臺競價,第一次競拍的同時,要留下聯繫人和聯繫電話,否則競拍無效。也可直接加入會員後競拍,打電話競拍同樣有效。

  事實上,微信拍賣的方式其實早在去年3 月就已出現,《城市畫報》微信拍賣平臺率先啟動;同年4月,山東一酒行老闆開始在微信拍賣進口葡萄酒。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如今,藝術圈公開的微信平臺主要有“周周拍”“薔薇拍賣”“藝麥微拍群”“阿特姐夫微信拍賣”等,這些平臺皆依託了一定的線下資源並利用了線上推廣的傳播經驗。

  拍價“平民化” 競拍者集中于“小圈子”

  微信平臺上的拍品價格都顯示出“平民化”的特點。從無底價到幾萬元,最多不超過十萬元,是“周周拍”目前的起拍價範圍。高松介紹,從已經舉辦的四期拍賣來看,1000元至5000元左右的拍品最受歡迎。他還透露,目前平均每場參與人數達到上千人,但受藏家不能看到實物等因素影響,成交額還比較小,兩場成交額加起來也就是幾千萬元。

  在其他的微信拍賣平臺上亦是如此。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阿特姐夫日夜場”微信群中,藝術品的成交均價在4200元左右,目前已經累計成交77萬元。曾拍出最高紀錄的“藝麥微拍”,也將大部分的拍品價格定位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之間。

  此外,微信拍賣主要集中于小圈子,上拍的作品主要有無底價、小名家、較另類的特點。無底價起拍基本是從100元走起,小名家作品集中于年輕、無名氣藝術家部分,而另類拍品即非常規意義的收藏品,注重的是收藏者的體驗和參與感。

  相關法規不足是“短板” 業界呼籲規範網拍

  儘管如此,不少業內人士均認為,微信拍賣僅是“小圈子遊戲”,難以成就“大氣候”。據新民網報道,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舟表示:“可能跟微博一樣,流行一段時間就過去了,不會是持久的方式。”他還補充説,包括電商、微信拍賣在內的整個網路拍賣都只是實體拍賣的一個補充手段。

  除此以外,還有人認為,微信是一個不錯的工具,但它無法提供一個正規、完善的藝術品交易環境。微信目前還難以做到對交易數據進行跟蹤和積累,微信的支付功能也存在著一定的交易風險。

  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會長石金柱表示,如果停留在微信拍賣這個層面,只能讓藝術拍品走向低端化、次品化。拍賣業屬於特殊行業,要在工商局註冊在案才能掛牌操作,價格也是在動態中産生的。正規拍賣前都是有預展、有專家進行把關,如果放到微信上拍賣,顧客買到假的怎麼贖回?買個印刷的仿製的怎麼辦?拍賣還是要回歸傳統,發展太快了不是好現象。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在提案中呼籲:在市場規則不統一、法律法規不健全的現狀下,應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網路拍賣相關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 (記者 魏京婷)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