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評論:日本經濟結構改革堅冰難破

2014-02-11 08:5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發表講話,大力推銷“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結構改革。用安倍自己的話來説,就是“通過一系列政策,促進民間投資,讓生産率進步支撐日本的長期持續復蘇”。但是,結構改革遭遇到利益團體的強大阻力,結構改革的堅冰至今難破。

  部分改革措施“看起來很美”

  日本財務省2月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日本國家債務餘額高達10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而日本經常項目盈餘為3.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54億元),創1985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這使得日本經濟結構改革的重要部分財政重建能力再成焦點。

  去年6月以來,安倍內閣推出一系列提振經濟的增長戰略,試圖打破多年來阻礙日本發展的體制壁壘。其主要內容包括:首先,擴充稅收來源,加快財政重建,從今年4月起,消費稅率將從現在的5%提高到8%,爭取到2015年,將財政赤字佔GDP比例減至2010年的一半,到2020年實現財政盈餘;其次,加強農業活力,增加産品出口,安倍內閣提出農業農村所得10年倍增計劃,從今年起取消存在40多年的“稻米生産調整”制度,政府不再控制稻米種植面積,逐步減少對農戶的補貼;再次,改善投資和商業環境,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搭乘亞太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包括設立“國家戰略特區”,在部分地區進行法律和稅制的改革試驗;此外,還包括改革勞動力市場,鼓勵女性就業,力爭到2020年管理層中的女性比例達到30%。

  不過,一些措施“看起來很美”,但付諸實踐難度較大。比如將女性員工的育兒假最長延至3年,以鼓勵女性工作家庭兩不誤。東京大田區一家汽車配件加工公司的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作為一家中小型企業,根本沒有經濟實力讓女工在家帶孩子3年再回到工作崗位。日本企業男性一統天下的“西裝文化”很難在短期內改變。

  社會經濟“沉疴”阻礙改革

  日本經濟結構改革觸及社會和經濟的“沉疴”,雖然安倍本人多次表示“願做一個強大的鑽頭,衝破既得利益的堅硬磐石”,以顯示其推進改革的決心,但日本經濟結構改革至今未能取得實質進展。

  以農業改革為例,安倍原本希望借TPP談判打破國內農産品依靠補貼維持高價的體制,但在農業團體的遊説下,最終還是將維持部分農産品進口關稅作為加入TPP談判的條件,違背了美國提出的全面取消關稅的要求,延緩了談判進程。

  在去年年底的眾議院選舉中,許多自民黨議員因許諾反對TPP而當選。自民黨所屬的國會議員中,有半數以上加入了該黨內部的反TPP議員聯盟。

  日本經濟結構改革並非始於安倍。近10年來,從小泉純一郎至野田佳彥的歷屆政府都推出過各自版本的改革藍圖,但收效甚微。原因在於,對日本這樣一個發達經濟體來説,利益格局高度固化使得任何改革都存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風險。

  高盛年度經濟預測報告認為,日本要想解決社保透支、財政整頓,必須基於穩定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而上述問題又與長期存在的人口老齡化、産業空心化、創新能力不足等結構性問題密切相關,政府很難在這些方面有較大作為。

  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結構改革一旦失敗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巨大風險。“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問世以來一直備受質疑。日本政府計劃於今年6月推出新的增長戰略,但提高消費稅率可能帶來的景氣回落,令“安倍經濟學”今年下半年面臨巨大挑戰。

  (本報東京2月10日電)

  點 評

  張季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研究員):日本經濟結構改革在過去一年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為擺脫通貨緊縮,日本政府採取了大膽的貨幣政策和靈活的財政政策,前者以超量化寬鬆為特徵,而後者表現為日本政府的大量投資,亦即凱恩斯主義的老一套。這兩種政策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結構改革的推動作用不大。這一年實現了股市看漲、消費擴大以及因日元匯率下跌帶來的出口增加,但這僅僅是短期效應。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到,日本的通脹目標遠沒有達到預期,處於正增長水準的經濟增長率也出現遞減趨勢。可見,治標不治本的經濟政策並沒能觸及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