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紙書觸網仍舊雷聲大雨點小

2014-01-13 09:4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歷史上,造紙術的發明掀起了閱讀介質的大變革,降低了閱讀的成本。而如今,數字化浪潮開啟了“讀屏時代”,紙質圖書的數字出版,有著良好的産業預期,我國一年37萬種的圖書出版量,也為圖書的電子化積累了豐富的內容資源。然而,有內容的傳統出版社不願將資源拱手相讓、有技術的數字出版商卻缺乏支撐運營的內容。即便雙方有小規模的合作,也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致使紙書觸網,雖喊了很多年,但仍舊是雷聲大雨點小。

  ——編者

  1月9日,2014北京圖書訂貨會第一天,山東出版傳媒與中文線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為當天的焦點。據了解,雙方明確互為優先業務戰略合作夥伴,將共同開發數字出版市場。

  中文線上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字內容提供商之一。而擁有10家出版社的山東出版集團,是全國第四個實現“雙百億”的出版集團。2011年,中文線上與山東出版集團旗下的山東人民出版社開始合作,初獲成功,出版社實現了55萬元的年利潤。此次簽約的目的是將之前的合作模式推廣到集團的其他9家出版社。

  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強告訴記者,出版社既要在內容製作上發力,又要在技術和網路銷售運營上向數字運營商借力。而中文線上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則把此次合作看作相互學習的過程:“在項目合作中,中文線上向山東出版集團學習內容製作的嚴謹,同時也在向出版社傳播數字出版的理念和運營模式。”

  現狀

  電子書銷售收入增長迅速,但佔圖書銷售整體收入的比重較低

  童之磊從事圖書數字出版已有14年。1999年參加全國第一屆創業大賽時,憑藉包含“網路出版”設想的項目獲得第一名,開始踏上創業之路。2001年,剛剛創立中文線上的他,就遭遇了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最艱難的時候公司只剩3名員工。而如今,這家公司已跟全國580家出版社中的510家合作,跟2000余位知名作家、暢銷書作者簽約。“剛開始都是一家一家出版社,一個一個作者去談。”童之磊回顧。

  在席捲全球的數字化浪潮推動下,一些國家已搶佔了數字出版的先機。美國出版商協會公佈的銷售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出版業整體銷售收入實現了大幅度增長,達到65.33億美元。其中,電子書銷售收入較2011年增長了42%,達到12.51億美元,佔整體收入的近20%。

  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圖書銷售收入為595.51億元。與此同時,我國電子圖書銷售收入增長速度雖快,但與紙質圖書銷售收入相比仍舊較低。

  國家層面也向數字出版釋放出利好消息。從2009年國務院的《文化産業振興規劃》到2012年新聞出版總署的《關於加快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均對紙質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給予支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曾向媒體指出,數字化潮流已不容回避,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積極奮起。

  然而,在數字圖書市場上,佔據主流的還是網路原創作品,紙質書的數字化進展依然緩慢。現有數字出版的紙質書中,冷門書、公版書是主流,熱門書、暢銷書數量依然較少。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曾表示,三聯書店掌握數字版權的圖書有2500種以上,但只拿出了不足200種去做數字出版嘗試,所佔比例不到10%。儘管有些出版社在數字出版方面顯得更主動、更積極、更大膽一些,但一般來説都還只是在摸索和試探,很少有傳統出版社與數字出版公司進行全面合作。

  困境

  盈利模式不清,出版社不願拿出數字版權

  雖然人們對國內電子書産業的前景有著很好的預期,但大規模盈利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不少傳統出版社還有很多顧慮,並未在數字出版上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在我國,數字出版的盈利模式還不夠明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表示,讀者的付費閱讀習慣也還沒有養成。2012年進行的第九次全民閱讀調查顯示,只有41.8%的中國網民表示可以接受下載付費閱讀電子書,在他們心目中,能接受的電子書的平均價格只是每本3.5元。但是對一本200頁左右的傳統紙質書,接受的價格則是13.43元,是電子書的近4倍。由此可見,在讀者心中,對電子圖書和紙質圖書的不同定位。

  中文線上出版運營合作事業部總經理于靜則認為,讀者的付費意願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提供的內容是否足夠優質,二是付費的渠道是否足夠便捷。出版社擁有大量的優質圖書資源,如果出版社不願意提供內容,讀者自然不願為此付費。

  此外,不少出版社還擔心數字出版會影響紙質出版。對此,童之磊認為,很多時候數字出版對紙質出版不僅沒有影響,反而還有促進意義,會讓更多的讀者知道它,進而去買一本紙質圖書。

  對人們關心的盜版問題,童之磊認為,數字出版的反盜版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比如採用DRM技術加密,防止用戶複製作品。正在建設的“國家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工程”,也會為數字出版業的版權保護形成一套有效的技術手段。

  對於一些出版社在數字出版面前的躊躇不前,劉強認為,不少出版社希望做到一家獨大,紛紛推出自己的數字出版平臺,不願拿出數字版權與明顯更具技術優勢的數字運營商合作。

  前景

  讀者期待更多優質電子書,技術和內容有待進一步融合

  看看周圍,我們發現電子書的讀者越來越多了,地鐵、公交等公共場所到處可見專心閱讀的“低頭族”。而電子書也變得越來越適合讀者口味。“不少讀者傾向於用碎片化的時間,看一些情節連貫,專注度不強的作品,”于靜説,因此小説類、娛樂類以及篇幅不長的勵志類讀物很受數字出版公司的青睞。

  隨著市場的發掘,數字運營商與出版社也在嘗試新的合作模式。據了解,中文線上過去更多的是購買出版社的版權,出版社在轉讓版權後就放手不管了。而在同山東人民出版社的合作中,則採取了聯合運作的模式。從2011年全媒體出版《橙紅年代》,到2012年出版周國平《智慧引領幸福》,再到2013年《大哥説莫言》、《蔡志忠漫畫四書》的數字化新書首發,雙方在選題發掘、介紹語設計、行銷活動等方面都進行了合作。

  “過去出版社並不了解錢是怎麼花的、怎麼掙的。而現在雙方共同參與,資源投入一人一半,分成也一人一半。”于靜認為這種透明的合作方式,能夠打消出版社對於利潤分成的顧慮。“通過移動閱讀基地提供的數據,我們也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收益,從而堅定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化的信心。”山東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胡長青説。

  對於能否盈利,出版社的業績或許更直觀。胡長青介紹,山東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一本暢銷書,9月份上線1個月,手機閱讀銷售給出版社帶來的利潤達9萬元;以6個月的週期計算,出版社預計本書的總利潤將超過50萬元。而從整體來看,該出版社的數字出版收入在2012年利潤達到55萬元,佔出版社利潤總額的六十分之一強。雖然佔比不高,但胡長青認為,這代表紙書的數字出版盈利從無到有,具有標誌性意義。

  然而,紙質圖書的數字化嘗試才剛剛開始,參與者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在做數字出版嘗試過程中也難免有一些不成功的案例,並不是所有圖書都適合數字出版。“像一些市場上賣的比較好的散文作品,線上並沒有獲得很好的銷量,這類作品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和個性化的體驗,可能不太適合通過手機來閱讀,”于靜説,那些不適合做數字出版的以後就不做了,適合的就接著做。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