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海外“房奴”亦辛酸 傾盡家底也只能蝸居

2013-09-26 15:50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大約1/5的英國年輕人已經放棄購買房產,不願做“房奴”。韓國許多家庭為償還房屋債務陷入實質“貧困”狀態。

  房價是近幾年“永恆”的熱門話題,“房奴”這兩個字更蘊含著千般無奈、萬般心酸。那麼,外國房奴和我們有什麼差異呢?大部分中國人對于房子有如此強烈的渴望,並且不後悔當“房奴”,但對許多外國人來說,房子卻成為心中的痛。

  “再不買連房奴都當不起”

  “海歸”小陳剛從英國攻讀完碩士學位,回到深圳,他就“驚呆”了。

  “兩年前我離開深圳的時候,我父母家的房子每平方米才賣16000元左右,現在竟然可以賣到近25000元!”小陳驚呼,“升值的部分已經夠我去英國讀兩次研究生了。”

  看到身邊的朋友都在著急買房,準備結婚的小陳再也按捺不住。“我想趕在正式上班前把房子的事給解決,和女朋友商量之後,決定在羅湖翠竹片區買下一套60平方米的小兩房。”雖說是小兩房,但價格卻一點也不“小”,160萬的總價讓他實實在在地成為一名“房奴”。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下,小陳的壓力還是小了一些,但他還是背負了每個月近6000元的房貸。

  “其實英國倫敦的房價也漲得很快,但當地的朋友卻都不太願意買房,更願意用原本買房的錢來把生活過得更加豐富多彩。”小陳說道,“但回到國內,傳統觀念讓各種壓力不斷襲來,加上房價漲得這麼快,再不買就連房奴都當不起了。”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倫敦房價在截至今年7月份的12個月內上漲了9.7%,房屋平均價格達到43.8萬英鎊。目前,整個英國房地產行業對潛在的房價泡沫產生了擔憂情緒,不少房屋交易機構迫切希望英國央行出臺限制性措施令房價年增速不高于5%。不過,盡管房價一路走高,英國哈利法克斯銀行的一項調查結果卻顯示,大約1/5的英國年輕人已經放棄購買房產,不願做“房奴”。

  “想到房子就呼吸困難”

  “只要想到這個公寓就感到呼吸困難,名義上是我的房子,卻不能住在里面。”在韓國從事裝修業的許先生在2009年花費4.3億韓元(約合245萬元人民幣)購買了京畿道坡州市的一套公寓,這筆錢包括他從銀行借的2億韓元、租賃公寓的保證金1.8億韓元和現居住房子的租房押金。就是這樣,這套公寓讓許先生“傾盡家底”,他現在也只能蝸居在父母家里。

  與買房時相比,許先生這套公寓的市價已經跌了8000萬韓元,每月的貸款利息讓他的生活質量迅速惡化。許先生的月收入為400萬韓元,其中用于償還住宅擔保貸款本金和利息的費用就達到115萬韓元,剩下的錢用于一家4口人的日常生活,而且還過著每月55萬韓元的“赤字生活”。

  近幾年來,韓國房地產市場突然冷卻下來,原因是政府為了控制房地產熱潮而制定的各種限制政策。今年4月,韓國政府推出一係列旨在提振房地產市場的措施,也是樸槿惠政府上臺以來的首個綜合性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韓國民眾買房熱情並不高漲。

  韓國明知大學房地產學教授金俊邢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年償還的貸款本金和利息總額超過年收入30%的家庭就是“房奴”,韓國這種家庭高達32多萬戶。許多家庭由于要償還購買房屋借來的債務而不得不極度縮減家庭消費,陷入了實質“貧困”狀態。吳家明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