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膠原蛋白行業遭受重擊 東方海洋不會放棄此業務

2013-06-26 13:39 來源:東方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膠原蛋白風波後,我們的產品銷量驟降50%左右。”周二,在第十五屆亞洲食品配料展上,上海一生物公司負責人對大智慧記者表示。東方海洋(002086.SZ)證代劉益宏也坦承,受膠原蛋白風波影響,公司膠原蛋白產品雖仍正常生產,但銷量受到影響,具體的數據不便透露,“等半年報出來再說吧”。不過她表示,公司不會放棄膠原蛋白業務,會逐步做大。

  行業飽受打擊

  今年5月底,微博認證為燒傷主治醫師的“燒傷超人阿寶”稱,所有口服的膠原蛋白保健品,“全部是騙人的”,甚至直指其含有激素,這令涉獵膠原蛋白保健品的企業大受打擊,東寶生物(300239.SZ)、東方海洋(002086.SZ)等上市公司股價紛紛大跌。

  “膠原蛋白風波對行業影響很大。”膠原養顏第一品牌廣州顏如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易麟透露,該公司的銷售額也有所下降,雖然公司已經獲得“保健食品”的批號,但風波發生後,公司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人力等成本來消除消費者的質疑。

  “東方海洋不會放棄膠原蛋白業務,會逐步做大。”劉益宏說,公司目前的工作重點是有關膠原蛋白的市場推廣,增強消費者的信心。對于膠原蛋白風波,她認為將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行業,規范行業風氣,為安全規范的企業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據劉益宏介紹,東方海洋2010年進入膠原蛋白行業,目前生產線一年可生產100-200噸產品,就產量而言並不可觀,去年業務佔比也不足10%。但其原料是阿拉斯加進口的深海鱈魚皮提煉而成,供應充足。

  膠原蛋白的真相待解

  周二,在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咨詢服務工作委員會召開的“膠原蛋白的真相”研討會上,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營養支持與評價中心潘興昌博士介紹說,膠原蛋白主要有三類:一是傳統的膠原蛋白,是生物大分子物質,仍保持生物活性,人體不易吸收;二是明膠,是傳統膠原蛋白初級降解產物,常用作食品添加劑;三是膠原肽,是傳統膠原蛋白進一步的水解產物,也稱水解膠原蛋白,相對前兩者具有更小的分子質量。分子量越小,越易被人體吸收。市場上大多數膠原蛋白質產品來自膠原肽。

  上海保健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張福敏告訴大智慧,膠原蛋白是動物體內重要的功能物質,只要是通過檢測後合格的膠原蛋白產品、上市的產品,都不會對身體有害,都是可被人體分解吸收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中國的膠原蛋白產業仍處于起步期,市場上仍存在著一些不規范的廠家。今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重拳出擊,將歷時五個月,在全國范圍內集中打擊保健食品“四非”(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添加、非法宣傳)專項行動。

  此外,行業標準也有待建立。潘興昌指出,目前中國在膠原蛋白行業只有一個《海洋魚低聚肽粉國家標準》(GB/T22729-2008),這僅針對來源于海洋魚的膠原蛋白而設立的國標,但對于來自豬、牛等動物的膠原蛋白目前尚無國標。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