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中國遊客為何頻遭境外“歧視”?

2013-03-13 09:29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是誤解,是歧視,還是糾紛?當中國人越來越多的走出國門遊玩世界之時,越來越多的問題也就隨之而生。一方面,外界對中國遊客整體素質評價不高,演員黃渤帛琉潛水撈起“中華”煙盒即是最新鮮的一例。而另一方面,中國遊客也紛紛遭遇侵權或者“隱形”侵權,有苦説不出,有權難維護,比如春節前廣東遊客在泰國機場因通道收費問題,被當地海關呵斥“回中國去”;春節後馬爾地夫北部伊魯韋利島海灘度假村又被曝出歧視中國遊客,無端開除七名中國籍員工……

  對此,即使專家也坦言,“問題比較複雜,牽涉到很多深層次的文化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有沒有辦法處置可能出現的類似情況?在海外旅行過程中,我們自身又該注意些什麼?

  知名旅遊專家、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劉思敏

  廣東決策研究院旅遊産業研究中心主任 李銘建

  旅行社資深從業人士 賀學勤

  心平氣和看“歧視”

  主持人:中國遊客在海外頻頻遭受歧視或不公正對待,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劉思敏:不管是歧視還是不公正對待,取證都比較困難。很多時候,這就是別人的一種態度。真正的明目張膽的顯性歧視是比較罕見的。就以廣東遊客在泰國遭遇為例,如事實確實如此,那麼既可能是一種歧視,更可能是不良海關人員的一種腐敗行為。就像前些年中國商人去俄羅斯一樣,遭遇海關人員腐敗索賄。他知道你中國人喜歡走關係,愛花錢買通,又炫富,膽子又小,國際經驗又比較少。他就索賄,並不是説看不起中國這麼幹,而是他本質就是腐敗,你們是屬於他能敲詐的對象,這是針對你中國人的性格特點實施的,又在他們的地盤上。

  其實一開始俄羅斯警察或者海關,並不是敲詐,他們只是例行檢查,有些中國人心虛膽怯,馬上就掏錢出來了事。久而久之,俄羅斯警察就嘗到甜頭了,再遇到中國人,他們就不是受賄,而是進一步索賄了。於是,中國遊客和商人被俄羅斯警察和海關敲詐的就越來越多。

  我們要分清是敲詐還是歧視,我個人覺得泰國機場事件更像是敲詐。他們就是想讓你多交200銖,類似創收,你不服,那麼他們就讓你“滾回去”嘛,類似于索賄,只不過程度稍微輕一些,交的錢不是歸個人腰包,而是給國家。中國人常説,“小不忍則亂大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有很多中國人是配合了的,大家都那麼幹的,你不同意,就是這種結果。

  李銘建:當這些“遭遇”被説成是“歧視”,與民族情緒掛鉤後,就變得很難有心平氣和的評判。特別是我們在這裡爭論,也都是控辯雙方而沒有法官——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法官,只有一個普適性的法則,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要別人怎樣對自己,就怎樣對待別人。

  我只能給出這個含糊的答案。至於該怎麼實操,只能看一個人的涵養和見識了。所以我的建議是,國人應該繼續多多行走四方,走得多了,見識廣了,有些事情也就是一笑了之的事兒。當我是個鄉下娃娃剛進城的時候,覺得每個城裏人都是鼻孔朝天的富翁,覺得他衝我一笑,都是鄙夷的嘲笑,令我無地自容。而現在我知道,即使我能出國到處逛,也並不因為我有了錢。所以我能坦然的和妻子在西餐廳服務生詫異的眼光下,合吃一份西餐——因為一個中國人實在吃不下那幾個大盤,再説也實在貴得莫名其妙。如果哪天在馬爾地夫吃不上杯麵,那我也許應該以愛國的名義,告訴酒店的廚子,你們這裡的餐廳實在又貴又不合口味。其他我還能抱怨啥?如果某家主人不喜歡我拜訪,即使大家都説他家的花園好,我也不會腆著臉去看主人的冷面孔?當然,如果家家都不歡迎我去,那我得反省一下了。真的,人不能邋遢到這個地步。

  主持人:也就是説,很多時候,所謂“歧視”是要分兩面看的,很多時候,問題可能確實出在我們這個群體自身,是嗎?

  劉思敏:如果一個國家的人群出去本身就是高聲喧嘩的,亂扔垃圾的,是一哄而上搶購商品的,人家肯定是打心眼裏鄙視,或許服務態度就不會那麼熱情。

  歧視很多時候是出於一種偏見,偏見本身肯定是錯誤的、片面的,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任何偏見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它都是一種印象和文化的積澱積累,是你們這個群體一貫的表現留給當地人的印象,他們響應形成的態度。

  人家對你的態度其實是一面鏡子,不排除每個國家有小人,如果大家對你都是如此的話,我們就要反思自己,問題到底怎麼來的?在模里西斯,我就聽見過當地人的抱怨:只要是中國人多的航班來了,機場的廁所就會立即變得很臟,烏煙瘴氣,煙味十足。哪怕非洲來的航班,都沒有這個情況。為什麼?就是你中國人不講衛生,大聲喧嘩,隨處抽煙。所以,當地居民和機場人員確實就比較反感華人了。雖然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這樣,但是很多中國人這樣,他們就形成這種固有的態度。這就要從我們自身找原因。大部分旅遊目的地都是要掙錢的,他們為什麼要對你這樣?如果是只對你們這個群體這樣,那麼你們自身起碼有一半的原因。

  作為大國的遊客,出國旅遊,應該自信而謙遜,不要自負。入鄉問俗、入鄉隨俗。另外,外出旅行是圖高興的,沒有必要太過計較,對可能影響體驗和心情的事情,要豁達一些,達到你自己最初的目的。

  國人素質需反思

  主持人:素質問題確實需要我們每一個出國旅遊的中國遊客反思。那麼,如果確實是對方的問題,而且是顯性的侵權行為,我們該如何維權?在海外維權難不難?

  劉思敏:如果是有形歧視和不公對待那就是侵權,侵權就該取證,進而投訴和起訴。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應該維權。現在手機功能很全,照片、錄音、錄影都可以,完全可以把現場整個狀況錄下來,證據充分就好辦了。

  而且很多人是跟團出去的,你可以起訴國內組織的旅行社,你只要有證據的話。國內旅行社跟國外有聯繫,他可以去追查。當然比國內維權要麻煩一點,但只要合同簽得仔細,證據收集到位,我認為維權是不難的。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不要擴大事態,冷靜處理,收集證據維權。如果感覺態度不好,你回來也可以口碑傳播,影響你周邊的人,現在微博也很發達,你可以影響更多的人,不要去那裏旅遊了,大家用腳投票,也會造成對方的損失。

  國外侵權可預防

  主持人:出國旅遊有沒有什麼比較通用的辦法,預防可能發生的糾紛或侵權行為?

  賀學勤:既然是出國遊,花費不少,為了行程愉快,最好提前做些功課,認真對待——如果玩都不認真,還有什麼可認真的!

  首先,走之前,最好提前上網閱讀下相關網站上的《出國特別提醒》、《走出國門注意事項——旅行建議》、《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等欄目及其他旅行資訊,充分了解擬前往國家和地區最新安全狀況和預警資訊。避免前往近期恐怖活動較多、局勢不穩、安全形勢惡化的國家和地區。

  其次,行前儘量了解一些前往國家的基本情況。出國後,遵守前往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宗教民族習慣,事先了解有關舉止、衣著、飲食、拍照等方面禁忌,講究公共衛生,與當地人友好相處。

  出國後隨時注意周圍情況,謹言慎行,理智行事,依法維權,避免激化矛盾,不要採取群體性行為。

  在外提高警惕,加強自我防範意識,注意人身和財物安全。遇到問題保持冷靜,及時與警方及中國駐當地使領館聯繫。

  南方日報記者 向傑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