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專家稱遺産稅起徵點會較高 普通人不必過分擔心

2013-03-05 15:27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近日,有研究機構就我國遺産稅制度進行了研究成果發佈。研究稱,我國已基本具備徵收遺産稅的條件,並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産稅起徵點,由此每年可增加稅收2000億。

  研究報告還稱,在現行體制與財富格局下,機會不公已形成向二代三代傳導的趨勢。遺産稅制度可以起到獨特的定向調節和矯正作用。一時間,有關是否開徵遺産稅的討論再度熱鬧了起來。

  近代的遺産稅始於荷蘭,此後,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德國、美國等也相繼開徵了遺産稅。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了日本關於遺産稅的規定。

  黃學清:日本遺産稅的稅率是70萬人民幣以下徵收10%,210萬人民幣以下徵收15%,最高的稅率是超過3億日元(2100萬人民幣)徵收50%。這是2003年稅制改革之後的稅率,之前最高的稅率是70%。徵收的對象也非常詳細,不僅包括動産、不動産、債券、現金、存款等,還包括專利、高爾夫、會員權、書畫、死亡保險金等,計算非常煩瑣。現在日本又在計劃著提高稅率,比如如果一個家庭中丈夫去世了,留下妻子和兩個孩子,留下的資産如果是8000萬日元,相當於560萬人民幣以內,是免稅的。今後政府計劃將納稅最低標準下調到4800萬日元,也就是330多萬人民幣,這將大大擴大遺産稅的納稅範圍,必定會嚴重影響日本普通民眾的生活。在東京,一些企業職員的居住地區需要交納遺産稅的人將超過20%,雖然對富人的徵稅也加強了,最高稅率將提升到55%,但是很多百姓還是對於對提高遺産稅表示不滿,認為政府是在壓榨普通百姓。

  再來看德國,在當地工作的的文木透露,德國的遺産稅徵收較早,而且稅率也比較高。

  文木:免稅金額大概為40萬或者50萬歐元,如果高於這個數目就要支付遺産稅。原來遺産稅是比較高的,好像是30%到50%,後來經過一些修訂減輕,現在個人所交的遺産稅超過一定數目可能降低到28%,最多是40%左右。

  在德國,提到遺産稅,曾一度令中小家族企業非常頭疼。德國政府也在考慮繼續調整針對他們的遺産稅。

  中小企業:很多中小型家庭企業説會因此倒閉,因為到第二代的時候,將近一半的財産必須送交國家。德國政府在經過中小型企業的反映之後,做出修改,幾乎給他們免稅了,這樣就可以鼓勵他們繼續成長。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因為德國目前的經濟依然沒有完全擺脫衰退的跡象,德國政府也需要一筆資金對抗債務危機,所以目前就有聲音呼籲要重新徵收遺産稅。

  最後,來看美國。美國現行的遺産稅實行的是累進稅率,最低18%,最高55%,這個稅率也是美國所有聯邦稅中稅率最高的。

  而且,美國徵收遺産稅也經歷了多次調整,在2010年還停收了一年,這一年的"零稅率"也讓很多重病的富豪們糾結不已:這是一個把錢留給後代的大好的機會,到底是死?還是不死呢?這的確是個問題。中新社駐美國記者魏晞對此作出了介紹。

  魏晞:美國的遺産稅在2011年捲土重來,最高稅率躍升至55%,而且免征額從每人350萬美元降至每人僅100萬美元,影響的納稅人是原先的8倍之多。對於這次重大調整,美國國會也産生了分歧,共和黨議員大多會支援取消遺産稅,而奧巴馬政府所代表的民主黨向來是反對付出遺産稅的,他們認為這一舉動僅僅使最富有的人受益,而犧牲了鉅額的聯邦稅收。

  此前,深圳也傳出試點"開徵遺産稅"的傳言,不過已經遭到官方否認。財經評論員葉檀也認為,中國徵收遺産稅,目前條件並不完備。

  葉檀:現在確實還沒有條件,我們的財産也沒有公開,也沒有實行申報制度。所以現在遺産稅還是徵收不上來,建設條件包括我覺得理念上都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儘管如此,葉檀也肯定了遺産稅的積極意義,此舉不僅使財政稅收更多造福中低收入人群,對於鼓勵創業、激勵創新也有明顯的好處。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清則認為,即便未來我國開徵遺産稅,普通人也不必過分擔心,他認為遺産稅的起徵點會比較高,起到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

  朱清:遺産稅開徵要有很高的免征額,並不是有十萬塊錢要徵遺産稅,現在大城市一套房都要幾百萬了,所以要是留下一套房都要徵遺産稅。目前不具備這個條件,遺産稅徵收必須有很高的起徵點。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