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增加收入外,還有許多“神秘”的手段可以鼓勵、引導人們多消費。通過提供更加價廉物美的商品、尋找服務業的空白點、用升級的産品和服務來創造需求等途徑,都可以不斷挖掘人們的消費潛能。為此,本報經濟新聞版將推出“內需潛力在哪”系列報道。
出口美國的戶外衝鋒衣,轉為內銷後,價格僅是國內同類商品售價的1/4;出口日本的莫代爾布料長袖針織衫,全部手工繡花,內銷價格比國內商場同類純棉服裝還便宜一半……
今年以來,隨著外貿大集、尾貨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出口轉內銷”服裝受到消費者的熱捧,僅上半年,北京天蘭天、天匯等8大尾貨市場的銷售額就突破20億元。而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值167.5億美元,同比下降7%,出口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儘管國內外市場熱冷差異明顯,面對巨大的內需蛋糕,出口主導型服裝企業卻面臨眾多門檻,“轉身”艱難。
門檻一:經營模式之變
“出口轉內銷”,出口型企業需要補的課很多,沒有10年功夫難成功
很多人認為,出口轉內銷只需將原先出口的服裝投放到國內市場即可。
實際上,這是誤區。
出口企業被喻為“棗核型企業”,只要照著客戶設計好的樣式,照單生産,按時交貨即可賺取製造利潤,往往無需接觸服裝設計與市場開發這前後兩個環節。而且,一般情況下,客戶不允許外貿加工企業將服裝直接投入國內市場。
做品牌內銷的服裝企業被稱為“啞鈴型企業”,以市場為導向,貫穿産業鏈始末,對産業鏈兩端的設計研發與銷售推廣依賴度最高,因此,與外貿加工是截然不同的經營模式。
“銷售渠道和品牌的建設維護,是制約出口企業轉型內銷的瓶頸。” 廣東省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陳耀華表示,“從布料研發、版型設計,到品牌推廣、銷售服務,涉及消費者、經銷商、代理商眾多環節,需要大量投入。目前國內多數出口型企業僅具備生産製造能力,要補的課很多。”
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主任王耀博士認為,出口企業轉型之前,在人力資源與企業戰略上也需要重新定位。“做外貿只要兩個人做好兩件事,即老闆拉訂單,車間主任管生産。做內貿需要一支人才隊伍,適合國外消費者的服裝未必適合國內,分析市場、設計式樣、計算庫存和資金流、建立銷售渠道等都需要大量人員儲備。”
目前,我國出口轉內銷做得比較成功的服裝企業還不多,而且多數崛起于上世紀90年代。
“外貿加工主要在工廠管理、品質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下功夫,而品牌內銷主要在設計、品牌形象、行銷推廣方面形成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實力的整體升級與轉型,不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權宜之計。”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報喜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澤坦言,外貿企業要成功轉型做內銷,沒有10年功夫很難成功,“即使下了10年功夫也可能顆粒無收。做外貿失敗還有廠房設備,可內貿的錢很多投在行銷與渠道上了,不成功就是打水漂。”
門檻二:産能分配之變
國內市場雖然大,但不可能消化服裝行業的全部産能
商務部統計顯示,8月,我國紡織服裝社會消費零售總額與大型百貨商場銷售額增幅分別為21.6%和23.96%,各創2009年新高。“十一”黃金週期間服裝銷售更是火爆。南京中央商場、銀川新華百貨商店、青島利群城陽購物廣場等各地重點監測的商貿企業中,服裝銷售額均同比增長45%以上,而且消費趨勢向中高端消費升級。
“2008年我國每人平均GDP超過3000美元。根據國際發展經驗,一個國家每人平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後,對時尚的要求就會顯著提高,進入衣著消費快速增長的階段。”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介紹,2000年到2007年,全國城鄉居民衣著消費加權支出年均增長達到14.72%,比同期生活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高出5.59個百分點。“擴大內需成為中國服裝業由大變強的最主要支撐。”
然而,內需市場雖大,要完全消化國內服裝産能卻不切實際。2007年,我國服裝産能達到512億件的歷史峰值,其中出口交貨值佔工業總産值的41.33%,如果要消化如此龐大的産能,相當於再打造一個與目前規模同等的國內銷售渠道,並挖掘同等規模的消費需求。王耀介紹,以女裝為例,目前我國已有女裝品牌2000多個,平均每個品牌年銷量約30多萬件。外貿企業一切從頭做起,很難在短期內從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産能如何重新分配也是出口企業轉型的一道門檻。長期從事紡織品貿易的北京鹿王鼎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國介紹,對於加工企業而言,外貿與內銷的出廠價相差不多,企業盈利主要依靠強大的産能優勢。“一個海外訂單可以養活幾家工廠,幾個甚至十幾個內銷單子才能養活一家工廠。一旦由外貿轉型內銷,出口企業的産能優勢很可能成為負擔,必須審慎規劃。”
門檻三:遊戲規則之變
內銷與外貿“門路”不同,政府在企業轉型初期要扶持
進場費、上架費、店慶費、廣告贊助費……對於外貿服裝企業而言,即便做好了團隊建設,進入國內零售渠道的新“遊戲規則”也是轉型的攔路虎。
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介紹,通常服裝加工環節只能佔到服裝品牌10%—20%的商業價值,渠道運營投入則佔去了30%—40%。企業轉做內貿,資金投入比做外貿大得多。如果自建渠道,往往要花去上億元的資金,5到10年的培育,這讓很多出口企業捉襟見肘。
即便是進入現有零售渠道,生産企業也要花費高額的“買路錢”。廣東一家服裝外貿企業的負責人透露,想擠進現有的商場渠道,首先必須支付高額的入場費;其次,國內零售企業付款方式是先銷售後結算,回籠資金比外貿的風險大得多;再次,服裝進大商場的銷售額扣點一般高達20%—30%;最後,很多商場根本不允許小品牌入場,即便進入也要遵守末位淘汰制,銷售額較差將被無條件勸退。“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目前有多餘財力轉型的外銷服裝企業並不多。考察了內銷渠道的經營風險和進入成本後,我們不得不放棄了,不轉或許是等死,但轉型很可能是找死。”
面對企業轉型的艱難起步,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扶持措施。例如北京市商委、山東省商務廳都推出了“外貿大集”,為眾多外貿企業搭建了拓展銷售渠道和轉型的載體。北京為期27天的“外貿大集”累計銷售額逾2700萬元,接待消費者400萬人次,不僅顯示了外貿産品的吸引力,也使很多外貿企業與零售企業順利簽約。
實際上,一些較早嘗試內外貿並重的服裝企業如報喜鳥、波仕曼等已經在此次危機中嘗到了甜頭。“把做外貿的設計理念、品質控制、布料工藝等優勢融入內銷産品中,讓我們的內銷品牌更受歡迎。”江蘇波仕曼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生平介紹,公司上半年在外貿維持平衡的情況下,內貿銷售同比增長23%,納稅額也提高了10%。“找出內外需最佳結合點,堅持‘兩條腿’走路,生意就會左右逢源。”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