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3D打印大飛機零件已顯著優于傳統技術

2015-10-21 08: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訊(記者邱晨輝)3D打印除了能打印桌面小玩具,也能打印器官和飛機的能耐早已不是秘密,但其效果究竟如何卻鮮為人知。在前不久由中國科協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協、寧夏機械工程學會等承辦的第四十二期中國科技論壇上,國家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衛東披露了國產大型客機C919制造的一個細節,稱3D打印技術不僅“勝任”了大飛機零件制造的任務,其效果還顯著優于傳統技術以及廠商的要求。

  黃衛東說,針對C919的3D打印技術,採用了激光成型件加工中央翼緣條,其最大尺寸為3070mm,最大變形量則小于0.8mm,整個力學性能通過飛機廠商的測試,其材料性能、結構性能、零件取樣性能、大部段強度全部滿足C919飛機設計要求,包括疲勞性能在內的綜合性能,也優于傳統鍛件技術的效果。他還透露,3D打印出的零件,強度一致性為2%,這一點則顯著優于廠商5%的技術指標要求。

  3D打印,這項看似不再新鮮並被人詬病市場泡沫太多的技術,在被搬上今年8月舉行的國務院“先進制造與3D打印”專題講座後,又火了一把,這次講座也再次讓人們意識到,原來這項技術仍有著偌大的發展空間。正如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沈其文在中國科技論壇上所言,3D打印被稱作“上上個世紀的思想,上個世紀的技術,這個世紀的市場”,盡管這個說法已不新鮮,但其真正的技術成熟和市場應用卻只屬于如今這個時代。

  沈其文說,3D打印技術對于國防、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電力、鐵路、生物醫學等重點領域高端復雜精細結構關鍵零部件的制造難題,提供了應用的支撐平臺,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對推進三次工業革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黃衛東的了解,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並不落後于其他發達國家,而這一技術所輻射的整個3D打印技術,則給我國贏得最新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一種可能,即在傳統發展模式已經窮途末路,被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的兩面夾攻,資源與環境的巨大壓力的背景下,我們可以不再被傳統鑄造行業的技術能力局限,而是通過3D打印等數字化制造從根本上轉變制造方式和職業模式,實現彎道超車。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