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國家能源局上調光伏裝機目標 能源開始攜手“互聯網+”

2015-10-08 08:3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決定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530萬千瓦,並要求各項目原則上應在今年內開工建設,于明年6月30日前建成並網發電。“這對于整個光伏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這將再次提振光伏行業的發展信心。”暉保智能總經理徐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徐天就此分析,對光伏生產企業而言,這預示著今年第四季度將出現一輪新的訂單潮; 其次,這意味著項目的立項、建設以及收益期的提前,原本今年沒有機會立項的項目很可能將獲得審批並投入開發建設;最後,上調裝機規模或許將引發新一輪的光伏項目投資熱潮。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這一熱潮的襲來表示了擔憂,認為在全新的機遇面前,光伏行業反倒更應對電站項目投資持審慎的態度。

  徐天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受到政策的推動,行業步入高速發展階段。在此形勢下,前沿科技管理手段的引入和充分的前瞻性是決定行業發展增速的重要前提。同時,對項目質量的管控、資產價值和項目盈利水平的正確評估將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風向。

  為迎合這一趨勢,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相中了“互聯網+”。而能源互聯網也正以驚人的速度滲入光伏發電產業。當前,多家光伏企業都在積極探索如何與能源互聯網快速融合,大數據則成為了現階段企業布局能源互聯網的先決條件之一。

  事實上,不用等到未來,大數據正在為光伏行業的發展貢獻著力量。

  但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的金融體制、銀行體係與融資模式等方面卻與國外金融市場都存在一定差距,我國金融機構對于光伏電站項目認知度也有待提高。與歐美等國的光伏項目相比,中國的光伏項目融資利率一般要高出2倍-4倍。

  徐天介紹,光伏項目建設投入期較短,但收益期較長,這意味著投資者與金融機構需對這一長達20余年全壽命周期的資產收益具有一定的把握力,或者說對數十年資產風險的控制力。因此,電站資產風險評估可有效解決光伏項目融資難題,並成為光伏行業對接金融資本的重要橋梁。

  在這一方面,暉保智能推出了包括電站資產評估產品在內的能源互聯平臺。目前,招商銀行等眾多金融機構已成為該平臺的忠實擁躉,並以此作為貸前評價和貸後監管的必要一環;與此同時,該平臺還可為電站不同項目周期中的債權、股權交易提供第三方評估評價服務,從而提高項目合作的客觀性和決策周期。

  業界認為,未來,或許光伏大數據平臺將如同阿里巴巴平臺一樣,光伏項目建設方、投資方、運維方等均可在大數據平臺上查詢到公開且有效的電站數據,並以此作為融資的重要依據。(記者 于 南)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