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霍金“説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預測人工智慧滅人類
12月2日,在倫敦舉行的發佈會上,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左)和英特爾公司的用戶體驗設計師皮特·登曼發表講話。新華社/法新
因病癱瘓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制的電腦軟體與他人交流。開發這款軟體的美國英特爾公司2日宣佈,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説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任何人可免費下載
英特爾在英國倫敦召開發佈會,宣佈定於明年1月在網際網路上免費提供霍金使用的“説話軟體”。這套軟體將開放源代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並根據使用者需求改寫。
霍金以面部肌肉操控軟體,完成打字、與他人對話等活動。他“説話”時,面部肌肉動作被安裝在眼鏡上的紅外線感測器捕捉,信號傳送給電腦,轉化為文字,由聲音處理器“發聲”。其他使用者可以根據各自需要,選擇以觸摸、眨眼、眉部動作等方式操控軟體。例如要進行文字輸入或打開文件等操作,霍金需要反覆抽動臉頰以進行指令切換。因此即便只是執行一次搜索,也往往要花費十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霍金21歲時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醫生當時預計他只能再活兩年。如今,他已72歲高齡,仍在工作。
他在發佈會上説,自己使用這套軟體近20年,“藥物無法治愈我的疾病,所以我依靠科技幫助自己與他人交流和生活。”
全球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四肢癱瘓患者總數大約300萬。參與開發和測試這套軟體的工程師拉馬·納赫曼説:“這套軟體能夠幫助更大的殘障群體,因此我們決定開放它。”
軟體打字速度增倍
英特爾過去3年間對軟體進行了升級,減少打字所需動作,融入預測性輸入技術,使打字速度提高一倍。
軟體升級後,打開一份文檔的速度從幾分鐘提高到大約10秒,發送電子郵件速度提高10倍,還新增附件等功能。研發人員原本還打算把聲音處理器發出的聲音換成較為自然的人聲,但霍金堅持沿用原先“略像機器人”的聲音。
英特爾系統最大的一項改進是引入“上下文輸入預測”功能。其輸入系統採集和分析了大量霍金過去發表的文章和個人回復,並以此建立了一個獨有的數據模型,從而能精準地分析和預判斷霍金當下最有可能的輸入選擇。
“譬如當他輸入‘black’(黑色)這個單詞時,系統就會自動補足‘hole’(洞)的尾碼。”英特爾計算成像實驗室高級首席工程師霍斯特·赫賽克表示,“現在霍金博士只需要輸入一個單詞的20%不到的部分就能開始進行選擇。”
霍金大讚這次“改變生活的升級”。他説:“希望它(軟體)接下來20年繼續為我服務。”
人工智慧或致人類終結
談及科技的力量,霍金告訴媒體記者:“通過科技,我們正把可能性的邊界向前推進——沒有它,我今天無法與你們對話。”
但他就人工智慧技術的前景發出“警告”:“我們現有的基礎形式的人工智慧已經被證實非常有用。但我認為,人工智慧如果充分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終結。”他説,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超過人類生物進化的速度。
“它們能自己發展自己,還能對自己進行重新設計,而且速度越來越快。”霍金説。
“相比之下,由於受到生物進化速度的限制,人類將來可能無法跟這些人工智慧相比,甚至會被取代。”他説。
但是,英國人工智慧機器人專家羅洛·卡朋特説顯得比較樂觀,他説:“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還是可以駕馭人工智慧技術的,並且能夠釋放出人工智慧的更多潛能來解決世界上的很多問題。”
卡朋特稱,人類還沒有開發出完全滿足人工智慧技術所需的計算能力和演算法,但是這些技術在未來幾十年內可能出現。
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擔心包括,短期內,目前只能由人類完成的工作會被高度智慧的機器人所取代,導致勞動力失業。 而長遠來看,正如特斯拉汽車的CEO馬斯克所稱,人工智慧是“人類存在的最大威脅”。
連結
霍金三十年
21歲的時候就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霍金,1985年再度慘遭不幸,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説話的能力。從那時起,霍金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霍金這三十年,其實也是科技發展的三十年,從最初的開關到現在腦電波監測,從最初的單字母輸入到現在聯想、亂碼輸入,正式輸入法交互的演變,無一不是科技的進步。
和20世紀80年代的所有漸凍人一樣,霍金最初使用的是軟體Word+,最初運作在Radio Shack TRS-80家用電腦上,後來則轉到了IBM的PC、蘋果的Mac、Windows電腦。來自英國康橋的David Mason把這套設備安裝到了輪椅上,霍金可以使用一種特製的開關來輸入內容與人溝通。
1997年,英特爾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第一次見到霍金,發現後者使用的用於溝通交流的計算設備是AMD的處理器,後來,設備就換成了英特爾公司的産品。此後,英特爾公司一直改進設備直到今天。
今年已經72歲的霍金,已經與疾病抗爭了50多年,對於大家的努力也是心存感激,他也曾在部落格中寫道,“一個人的聲音非常重要,如果你發音含糊不清,人們就會認為你精神上有問題、有缺陷”。即使在耄耋之年,還發表了《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我的簡史》(My brief history)等著作。
不管大師還能走多久,但科技永不止步,人類的探索也永無止境。比如,華茲伍斯的腦損傷研究者最近正在開發電腦——大腦用戶界面系統,這套系統可以讓癱瘓的人,通過電腦螢幕與親朋好友溝通,操作也極其簡單,第一步,戴上類似泳帽一樣的腦波信號收集器;第二步,讓他在一堆字母中,集中注意力於其中一個,於是一個字母就會顯示在螢幕上。雖然現在打字速度還比較慢,但這也代表了交互越來越簡單、越來越自然的趨勢。(本報綜合報道)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