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索尼陷生存危機 企業改革能否避免重蹈覆轍

2014-11-28 13:4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日本《Business Journal》雜志11月27日報道稱,索尼公司已在持續低迷中漸行漸遠。該公司2014年5月14日的決算統計顯示,公司3月期財政赤字達128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6.663億元),在日本電器行業可謂是“一家獨敗”。4個月後的9月17日公司召開了緊急記者發布會。

  實際上,當接到召開緊急記者見面會的通知時,很多人腦中首先閃過的是“難道社長平井一夫要辭職?”的念頭。平井在見面會上宣布將大幅下調明年3月期銷售預期,與之前計劃的“在落後的電子業務方面奮起直追,努力實現中期目標,推進徹底的企業結構改革,預計最終損失將控制在500億日元。”大相徑庭。然而,在17日的見面會上,當初預計的500億日元損失已擴大至2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9.505億元)。這其中包含為提振持續低迷的智能手機業務所花費的1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3.526億元)。這也使得公司自1958年上市以來首次面臨“生存危機”。

  自平井2012年4月就任社長以來,這已是第六次修改銷售預計,已然成為公司“慣例”。此外,公司CEO吉田憲一郎在見面會上還說道:“除移動通信領域的損失外,當日發布的數據和7月份的預計一致,不包括營業之外的損失。”也就是說,本次下調還不包括裁員等產生的費用。今後公司內部重組產生的費用如果膨脹的話,支出還會進一步增加。

  平井在見面會上還宣布,公司宣布將裁減移動通訊部門的約1000多職員。公司于2014年2月份才宣布要全球裁員5000人。繼承了日企結構改革的傳統。

  沒有肩負起的“企業責任”

  在見面會上,當被問及“企業責任”時,平井回答道:“今年將完成企業結構改造任務,重振業績是經營者的責任。作為負責人,我將全力提振業績,絕不退縮,使索尼重新站起來。”

  實際上這樣的問答已在記者見面會上重復很多次了,每次的回答也都是“要擔起經營責任,使索尼重新站起來。”然而,現實是企業的重組改造並未完成,機構變得疲軟,公司職員士氣低落。索尼為何不斷重蹈覆轍呢?

  風雲激蕩的世界智能手機市場

  “中國的智能手機飛速發展,外部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公司已經下調了大眾型智能機銷售預期。”平井認為業績惡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智能機銷售低迷。作為12年上任的社長,平井曾為實現電子領域的盈利,將電視機業務分公司化,並確立了遊戲、數碼影像和智能手機三大業務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說,他曾果斷決定將作為公司招牌產業卻一直赤字不斷的業務從核心業務中分離出來。

  作為原核心產品的替代品智能手機業務上,平井曾想將其發展成以新興國家為銷售對象,以大眾價格爭取市場,僅次于蘋果、三星的世界第三的智能手機。如果公司盡全力一搏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問題出在市場變化風雲激蕩,高端市場有蘋果三星的穩固壟斷,大眾市場又受到2014年來飛速發展的中國手機品牌衝擊,索尼沒找準自身品牌定位,在市場大潮中不可避免地失去地位。

  反觀中國智能機市場,從2014年4-6月份的市場數據來看,中國的小米手機躍至第一,聯想集團和華為公司的手機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中國手機制造商的競爭力顯著提高。在低端手機領域,中國手機更是一家獨大。例如,小米科技今夏發布的智能機售價僅為1000人民幣,並具備3G上網功能。

  更注重效益,重蹈電視業務覆轍?

  對于目前智能手機的困境,平井稱:“將由原來單方面擴大市場份額戰略向更注重效益的戰略轉變。”“將更多考慮手機售後應用軟件等方面的增值服務。”強調通過戰略的轉變來實現智能手機業務的重新崛起。但這樣的想法是否過于樂觀,對手三星並未陷入任何危機,去年的電子產品銷售額還達到36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70.519億元),其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智能機。此外,還收到中國制造商的衝擊,今年的銷售額將下降10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19.589億元),跌至最低2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89.964億元)。可以說索尼手機已近黃昏。

  因此,雖說經營者打著提高效益的如意算盤,想提高附加值進入高端領域,但目前高端市場被仍三星蘋果壟斷,今後還有中國品牌會參與進來,索尼想突破重圍實屬不易。

  這讓人不禁想起索尼也曾打著“從規模走向效益”的口號重整電視機業務,誰又能保證智能機不會重蹈電視機的覆轍呢?三星2013年智能手機銷售量為3.14億臺,佔全世界市場份額的31.3%,而索尼手機本次的銷售目標多次也才4100萬臺,為避免重蹈覆轍,公司還需要拿出強有力的對策。

  索尼公司在11月25日將召開關于電子業務的說明會,新任移動通訊部門社長兼CEO十時裕樹將就今後本公司的智能機發展作簡要說明,是否能拿出正真有效對策?我們拭目以待。

  缺乏危機意識

  索尼陷入危機的最大原因說到底是公司經營高層缺乏危機意識,這嚴重影響企業發展,也可以說是責任意識不到位。舉例來說,2013年5月9日,在12年年度財政決算的發布會上曾出現過令筆者啞然的場景。在場記者問道:“公司曾承諾過的三個方面實現盈利的目標實現了嗎?”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合並收益、電子業務收益、流動資金。結果是合並收益雖然賬目顯示盈利但主要靠出售企業原先土地實現的,電子業務未實現營業,流動資金是營業和投資兩方面的合算只有區區的1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65億元)。

  時任副社長兼CEO加藤憂則稱:“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一勝一敗一平。”這里可以看出,作為CEO的企業高層領導思路都不清晰。商業經營是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戰爭,必須具備失敗一次就可導致企業衰亡的經營覺悟。雖然日本迅銷有限公司社長柳井正曾著有《一勝九敗》一書,但該書主要強調企業要勇于挑戰以贏得機遇,與企業決算結果完全是兩回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松下公司社長津賀一宏在企業出現大幅赤字時則稱:“我們必須認識到松下不是家普通公司,要在此認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的努力。”這樣的話語徹底激發了職員們的危機意識,讓人發出“原來企業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的感嘆同時,也可看出公司高層經營者的經營覺悟。韓國三星公司會長李健熙也是如此,1993年曾發表過“除老婆孩子要變革一切”的名言。

  在這點上,索尼公司的經營者表現令人失望,很難有“再這樣下去企業危矣!”的感悟。說的嚴厲點,就是以副社長為代表的企業高層毫無緊迫感,也沒有“背水一戰,盡一切努力扭虧為盈,讓企業得以生存”的決心。以不斷下調銷售預期來回避問題恐怕也是企業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吧。

  近幾年,索尼多次錯過使企業重新崛起的契機,可以說已經錯失最佳良機。對于企業是否已意識到必須奮力一搏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到下一次的拷問,現在才剛剛開始。(實習編譯:畢震宇 審稿:王歡)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