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財務伎倆用盡後 蘋果還剩什麼?

2014-09-02 15:2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蘋果公司鐵定9月9日舉行産品發佈大會,選址總部所在地加州庫比蒂諾市佛林特演藝中心。在“果粉”眼中,此舉饒具深意。佛林特演藝中心乃蘋果賴以成名的産品Macintosh電腦(Mac機)“出生”之地。

  蘋果發佈會設在如此隆重之地,到底是決策大員“擺架子”,還是投資者引頸以待的革命性産品終於在Mac機誕生之地橫空出世,一週後自有分曉。蘋果股價連日走俏,上週五收報102.5美元,相當於一拆七前每股717.5美元,突破2012年9月19日702.1美元收市高位。

  老畢相信,在許多人看來,蘋果股價過去兩年大伏大起,跟喬布斯離世後蘋果已失去“點石成金”之能大有關係。

  股價上漲,why

  “教主”與世長辭,蘋果源源不絕的創意彷彿隨風而逝,這些年一直沒有足以跟iPod、iPhone相提並論的革命性産品公諸於世。喬布斯在生時最後一項得意之作iPad,看來亦成不了許多人寄以厚望的game-changer(遊戲改變者)。從集團業績越來越依賴iPhone可見,市場批評庫克治下的蘋果創意今非昔比,並非先入為主有欠公允的偏見。

  問題是,蘋果股價見頂後的急劇跌勢若可歸因于“喬布斯溢價”消失,那麼去年4月觸底後反彈近倍,卻又如何解釋?股價見底後的五個季度,蘋果有哪一季不在吃老本,除了圍繞外形規格檔次價錢改頭換面外,推出過什麼驚天動地的産品?

  大家若認同蘋果于産品領域無大建樹,該股從去年4月18日的56美元(經拆細調整),升至上週五收市的102.5美元,回報83%,憑的又是什麼?

  財務聖手

  喬布斯在世期間,蘋果專注産品開發,既不派息又不回購。教主2011年去世,蘋果2012年7月宣佈17年來首次派發股息,同年9月推出三年內回購100億美元股份的計劃。翌年,回購規模加碼至600億美元,今年進一步增至900億美元,管理層同時決定把股份一拆七,令散戶更易“入場”。連同多次調高的季度股息,蘋果“回饋”股東計劃涉及金額已高達1300億美元。

  換句話説,喬布斯從1996年“回巢”至2011年辭世,15年來一直不屑為之的財務手段,庫克上場後招招用齊。在死硬派“果粉”和認定蘋果以財務手段代替創意取悅股東乃“死路一條”的投資者眼中,這種轉變是蘋果盛極而衰的一大徵兆。可是,從股價表現著眼,市場顯然不認同悲觀派的看法。

  花旗集團做了一項甚具啟發性的研究,對象為蘋果與“回購天王”IBM,比較基準則為兩家科技巨企的自由現金流(FCF)。結果顯示,在蘋果股價去年4月跌至谷底時,集團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FCF yield, FCF/市值)高達10%;IBM略低,但亦接近9%。

  數字意味著兩巨企由營運産生的現金流,在扣除必須的資本開支後,可供自由調配運用的部分(即自由現金流),相對自身市值半斤八兩。

  然而,若以剩餘自由現金流收益率(surplus FCF yield,計算方法為FCF-股息與回購開支/市值)作比較基準,兩家公司的情況便大不相同。

  去年4月蘋果股價觸底,集團的剩餘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跟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無甚分別,同為10%左右;反觀IBM,剩餘自由現金流收益率連1%亦不到,遠低於接近9%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

  這中間的關鍵,在於IBM的FCF絕大部分已透過股息和回購派發給股東;蘋果其時雖已啟動“回饋股東”計劃,但用於派息和回購的開支,于計劃執行初期僅佔集團FCF的一個小部分。

  經過股息/回購兩度加碼,蘋果的剩餘自由現金流收益率,已從去年4月的10%大幅降至目前僅1%左右,跟IBM所差無幾。所以如此,全因蘋果遲至2011年仍不派息不回購,2012年踏出第一步後回不了頭,2013年透過股息和回購歸還股東的資金高達330億美元,相當於集團FCF的88%!

  蘋果股價去年4月觸底至今勁漲83%,IBM同期僅錄得1%升幅,與蘋果管理層在伊坎(Carl Icahn)等“大鱷”軟硬兼施下“善待股東”,迫使集團在這方面與IBM並駕齊驅,足以解釋蘋果何以革命性産品欠奉,股價過去年余仍能翻上一番。

  問題是,蘋果這頭超級現金牛,可供企業狙擊手“抽水”的空間已不多,源於surplus FCF的套利機會所剩無幾。現在才買入蘋果,恐怕只能寄望管理層創意重臨了!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