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不再只是網絡淘金者的精神寶典,也夾雜著諸多傳統企業大佬的興奮、投入或者迷茫、心憂甚至恐懼……在昨日落幕的“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上,“質疑互聯網”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與“支持互聯網”的復星集團CEO梁信軍、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展開激烈辯論。
質疑:虛擬經濟危機重重
率先登場的宗慶後言辭激烈,“虛擬經濟本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現在純粹變成了把別人口袋里的錢裝到自己口袋里的經濟,長此以往,經濟就會出現大問題”。
宗慶後憂心,“要警惕互聯網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網商公開說要顛覆實體經濟,解決了部分就業,卻影響實體零售業的發展”,“網商搞亂了企業的價格體係,造成企業產品賣不出去、沒有利潤,只能關門,亦造成了一部分人失業”,“網商又在積極為國外企業開發中國市場,還享受了關稅的減免政策,卻又在衝擊國內市場,加劇了國內企業的競爭”。
“這種做法對國內經濟的發展有害而無利,政府應該要加強監管,不能讓其無法無規地經營,同時取消對其的優惠政策。”宗慶後如是說。
緊跟著登臺的楊元慶繼續對“互聯網顛覆一切”開炮:互聯網不可能顛覆傳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不必恐懼,也不必抗拒。“互聯網並不能代替一切,它不能代替產品的創新,不能代替技術研發,不能代替生產制造,不能代替供應鏈的管理。互聯網並沒有、也不可能顛覆傳統產業的根本價值、核心價值。”
楊元慶坦言:“某些企業希望利用互聯網迅速獲得商業成功,甚至把其他環節都外包了,主要精力放在營銷環節上,從而圈來資本市場的錢。這種業務模式,將最終證明是行不通的。”
力挺:積極擁抱甚至投降
而在隨後的企業家互動環節中,梁信軍拿起話筒直接表達支持互聯網的意見,“我不太讚成楊總的提法,我已經無條件向移動互聯網全面投降,全面擁抱”。他指出,已經認為互聯網只是個工具,什麼人都可以用。“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將是過去PC互聯網的十幾倍大。移動互聯網跟傳統行業嫁接之後,它誕生的是新行業、新產品,跟原來的東西不一樣,並且它的規模可能會數倍于原來的傳統行業。”
梁信軍認為,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設備推動起來的移動醫療潛力巨大,它將會聯結上下遊,形成所謂大健康產業,而且不出十年,大健康的產業規模就會超過房地產,成為對中國GDP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
梁信軍發言讓已經下臺落座的楊元慶再次坐不住,他站起來反駁說,智能手環可以讓信息流通更快捷方便,但絕對無法代替醫生去治病救人。
不過,梁信軍很快得到了馮侖的支持,“房地產行業中銷售、服務等幾個環節已經與互聯網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但蓋房子這個環節如何互聯網化,還沒看到真正的成功,我們也在擁抱中,還沒抱著”。
據馮侖描述,目前房地產和互聯網已經有三種模式是成功的:利用互聯網銷售、租賃、轉租很成功;家居的整合利用互聯網也很成功;社區服務與互聯網的融合也比較成功。(張緒旺)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