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打車軟件“圈地”別忘“深耕”

2014-01-24 14: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進入到2014年,關于打車軟件的市場爭奪似乎越來越激烈,各種“打車返利”的信息遍布街頭巷尾。

  一直在北京市場佔有絕對優勢的嘀嘀打車,在新年伊始就宣布獲得新一輪1億美元融資,開始“南下”進入杭州、上海等城市,並宣布在促銷期內,乘客結賬時如果使用微信支付,可在原車價基礎上減免10元,司機則獲獎勵10元。

  同時,在南方城市擁有一席之地的快的打車則開始了“北伐”的節奏,他們聯手支付寶對司機和乘客展開瘋狂補貼,高調宣布投入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只要乘客用支付寶錢包付打車款,乘客每單獎勵10元,司機每單獎勵15元,每天還有10001個隨機雙向免單機會。

  毫無疑問,在一眾本地生活類的移動應用中,打車軟件發展較為成熟。用戶只要通過手機軟件在線提出打車需求,軟件就能根據用戶所在地理位置向附近出租車進行訂單推送,出租車司機搶單後上門接到乘客。打車軟件不僅解決了大城市里打車難的問題,還有效地減少了出租車的空駛率。

  據了解,國內打車軟件在2013年興起流行,各種平臺上共有30余款不同的打車軟件。軟件公司要想爭取到更多的用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燒錢“圈地”,通過直接返現的方法拉攏用戶和出租車司機。這種情景很容易讓人想起前兩年國內市場微博和團購行業的慘烈競爭——雖然贏利看起來遙遙無期,但只要能擴大用戶數量,就繼續不計成本地砸錢。

  但是,對于這些軟件公司來說,永遠都不能忘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靠返現砸錢贏來的市場並不牢靠,在熱錢洶涌的國內市場,分分鐘都有可能被別人用相同的方式搶走。從長期來看,做好用戶體驗、提升對乘客和司機的後續服務才是王道。

  對于乘客來說,最大的需求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便捷地打到車,這取決于軟件本身是否操作便捷,定位是否準確,司機反應是否迅速。而對于司機來說,最大的需求就是最大程度地幫助自己減少空駛率。如何能夠既牢牢穩住龐大數量的固定用戶,又維護好相應的出租車司機隊伍,這就需要打車軟件公司在圈到的地盤上進行進一步的“深耕”了。

  可以肯定的是,打車軟件在國內市場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目前使用軟件進行打車服務的人還是少數,更多的潛在用戶還需要培養。同時,如今的打車軟件只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較為常用,而更多的二、三線城市都在等待著布局。可以想見的是,打車軟件的“圈地”爭奪將成為今年的主旋律,而能否對圈到的地進行“深耕”將會進一步決定他們的去留。(羅俊)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