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曾説,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近年來方興未艾的3D列印技術,正在從傳統的紙質模型,延伸到塑膠質地的實際物體,現在金屬3D列印手槍的問世,將對武器生産、儀器製造業産生怎樣的影響?3D列印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從幾年前的紙質模型到塑膠製品,再到現在的金屬手槍,3D列印技術的步伐遠遠超過普通人的想像。3D列印的未來究竟在哪?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認為,3D列印技術將大幅降低複雜軍事裝備的製造難度,只要有了裝備的完整構型,就能有産品,這對武器裝備製造將是一場革命。
杜文龍:3D列印技術前景應該是很被看好的,比如説應急需要的一些裝備的零件都可以通過這種3D列印技術獲得,另外現在很多精密的大型的武器裝備,形狀高度複雜,如果憑藉一般的製造工藝你很難在短時間內把它獲得,但如果通過這種3D列印技術,在獲得了零件的基本結構之後,就可以通過3D列印來獲得。
杜文龍強調,3D列印技術特別適合一些緊急條件下零件的置換,比如戰場上損毀零件的應急維護,甚至航太活動中損壞的零件,也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及時更換。
杜文龍:一旦航太器的重要部件出現問題,只有應急返回,沒有辦法在空間進行及時的修理,如果有了這種3D列印技術,再攜帶一些構成這些零件的材料,在宇宙飛船或者空間站上,就可以把那些備用的零配件列印出來,通過更換就可以保障航太器的正常運轉。
任何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在憧憬3D列印技術可能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有人擔憂,通過3D列印,是否會降低武器製造的門檻,導致武器流入恐怖分子手中,尤其是現在,連金屬手槍都列印出來了,要想犯罪似乎容易了許多。杜文龍則不這麼認為,他説,3D列印主要是對物體結構部件的複製,的確,現在任何一種槍支的解剖結構在各種工具書中都能夠找到,因此,槍支不難被製造,但子彈卻很難找到,沒有結構程式又如何製造子彈?換句話説,沒了子彈的槍那還叫槍嗎?
杜文龍:通過列印這種技術,你很難通過列印技術把一枚子彈清晰列印出來,因為它裏面有一些火光品,沒辦法進行列印,只能夠按照實彈的方法去獲得。
另一方面,通過3D列印得到的武器結構強度,也需要進一步論證。
在製作這種所謂的槍支或者零件的粉末上,保持結構強度,就説明它能夠有一定的實用用途,但是僅限于目前短週期或者是短時間內的使用,沒有辦法在長時間內滿足使用的要求。
在杜文龍看來,手槍目前是輕型武器中威力最小的一種武器裝備,理論上説,"小型武器已經到了,那大中型武器還會遠嗎?"但事實上,大中型武器3D列印,無論是在空間,還是列印機的複雜性,難度都比小型武器要大得多,最終大型武器能否成功還需拭目以待。
杜文龍:一個手槍可能只有幾十個零件,但是一門火炮可能有上百個零件,一輛坦克甚至有上萬個零件,從這些結構複雜性來看,3D列印技術目前它只是解決了能不能做的問題,至於能做到多好,這個今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進一步探索。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