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發布P6,聯想發布K900,酷派推出雙網雙待頂級智能機,鐵了心要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分一杯羹。不過,讓這些國產手機廠商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在他們眼里一片“藍海”的高端智能機市場,現在卻很可能已經成了一片“紅海”。
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
日前,三星和HTC相繼發布2013年第二季度初步財報。盡管兩家公司的表現在國產手機廠商的眼里已經十分難得,然而,在一些挑剔的分析師看來,卻遠遠沒到他們的預期。多家投行對兩家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了分析,指出其業績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是: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銷售狀況不理想。科技博客Mashable的評論人克里斯蒂娜·沃倫更是據此指出:“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如今已經漸趨飽和,而一些低端手機和新興市場則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
沃倫的這一論斷絕非無的放矢。近期以來,高端智能機市場已經展現出一些不好的苗頭。以蘋果為例,在推出iPhone5之後,蘋果一直無新品推出,並被預測將在下半年把所有iPhone機型的產量縮減20%;有消息稱,三星也正在削減新智能手機零部件的訂單(如消息為真,這是三星歷史上首次削減智能手機零部件訂單)。同時,三星還將明星產品GalaxyS4的產量下調10%-15%,7月計劃生產650萬部,僅為5月產量的一半;HTC的高端智能手機HTC One也遭遇了銷量不及預期的尷尬。
在向來以嗅覺靈敏著稱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已經在用腳投票了:近期以來,蘋果、三星、HTC的股價一路下跌,HTC的市值一個月內蒸發了4億美元;三星的市值也在6月份蒸發了253億美元;蘋果近期股價更跌破400美元,比去年最高點時下降了43%,市值大幅縮水約3000億美元。這些徵兆似乎在向市場傳遞信號:高端智能機市場已經觸頂,並開始走下坡路了。
紅海論斷為時尚早
然而,就此得出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已成“紅海”的結論,顯然為時尚早。
一方面,智能手機由于使用頻繁,屬于“易耗品”,因此其“報廢”的速度也快。一般來說,一部智能手機使用兩年甚至更短時間就會被淘汰,這意味著換機市場就有著巨大需求,這也是蘋果公司一年左右發布一款新手機的原因所在。因此,盡管高端智能機在高端消費群中已經普及,但這個群體巨大的換機需求仍將支持高端機市場的發展。
另一方面,目前高端機市場增速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價格還比較貴(4000、5000元人民幣以上),將大部分消費者無形地擋在門外。一旦這些高端機價格降降價,比如從5000元降到3000元,必將極大地刺激高端智能機的消費需求。降價盡管會對單機利潤有影響,但規模上去了,利潤總量並不會受到衝擊。國內多家手機廠商不斷發力高端機市場,就是瞄準了3000元價位這一市場空白,希望從這個價位上撕開少數幾家廠商的壟斷。
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盡管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合計不足25%,但兩家的凈利潤卻佔了市場總利潤的97%,國內廠商僅僅只能分食剩下的3%的利潤。有調研機構發布報告稱,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里,全球低端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有可能增長三倍,這一數字盡管誘人,但在殺得紅了眼的低端市場上,規模的增長並不能改善廠商的盈利情況,中國龐大的產能很快會讓低端市場利潤率更低。
因此,在高端市場撕開一道口,並逐步站穩腳跟,對國產智能手機廠商而言已經是“華山一條路”。且不說現在高端智能機市場還不是“紅海”,即便已經成了“紅海”(對蘋果、三星等巨頭而言),也要咬緊牙關衝進去。
記者 田志明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