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使網民重新投向微博 社交平臺競爭日趨激烈
這幾天,“雅安地震”使得網民的熱情重新轉投向新浪微博等媒體平臺,而此前微信的迅猛崛起,曾一度搶走大量網民的線上時間。這也顯示微博和微信兩大社交平臺的競爭日趨激烈。
有關專家認為,兩者並不是同一類型的競爭,短期內難説誰替代誰,未來發展還有很大變數,這要看誰的野心更大。
“自從朋友們都開始用微信後,自己用微博就明顯少了。”一位用戶這樣説。這種替代現象從去年下半年已開始。新浪CEO曹國偉曾在去年第三季度業績會上坦言,微信對微博的衝擊現象已顯現。由於中國市場上很多人都同時使用這兩種産品,在一款産品上花費更多時間,就意味著在另一個平臺上投入的時間減少。
兩虎相爭
新浪騰訊孤注一擲
除了使用時間,微信的普及速度也相當驚人。雖然兩大平臺均超過3億用戶,但對比之下,微信比新浪微博增長更快。數據顯示,新浪微博用戶數增長至3億花了31個月的時間,而微信僅花了24個月。
網際網路專家洪波認為,兩大公司在移動網際網路道路上狹路相逢,並且都鉚足了勁甚至孤注一擲。新浪最近一段時間內頻頻進行架構和人事調整,其目的在於發展微博業務。
騰訊內部各方面資源都在向微信傾斜,這一點從騰訊財報中可看出。2011年財報中,手機QQ被提到一次,微信被提到兩次;一年之後的同樣報告,手機QQ被提到兩次,而微信飆升至12次。
“微博是新浪未來身家性命所在,微信也承載了騰訊未來的希望。”洪波説。微博和微信兩大平臺級産品,不可避免有一場火並。
家底不同
一個著急一個不急
去年第四季度,新浪微博使用時間首次出現下降令人意外。 除了微信迅速崛起外,還跟自身策略失誤有關,比如商業化方向不明確、內部資源惡性競爭、放任草根賬號及交易平臺等。
從營收結構來看,新浪微博仍然是一個強媒體屬性的産品,廣告營收佔據微博總營收的75%,增值收入只佔據微博總營收的25%。五洲傳播網絡中心網站總編葛甲認為,新浪微博有日活躍用戶5000萬,但如何將流量轉換為收入,主要取決於其廣告效果是否精準匹配。更重要的是,隨著微信的蠶食,新浪還要考慮如何增強用戶黏性。
騰訊旗下的微信也並非一帆風順。近段時間,微信捲入收費風波之中,顯示微信的迅速發展已引起電信運營商不滿。
洪波認為,財力雄厚的微信商業化道路還不明晰。此外,微信面臨內部産品間競爭的壓力,微信負責人張小龍曾經説過,微信初期最大的對手是手機QQ。
各有優勢
都在摸索商業模式
“兩者未來發展還存在巨大變數”。五洲傳播網絡中心網站總編葛甲説,雖然前段時間用戶將微博的熱情轉投微信,但一旦出現類似雅安地震的公共事件,用戶又“回流”到微博平臺,説明兩大平臺各有競爭,並非你死我活的關係。
洪波則認為,微博是傳播平臺,微信是通信平臺,並不是同一類型的競爭,難以説誰替代誰。正如一位用戶説,微博是對世界講話,聽世界的想法和故事;微信是對朋友講話,聽朋友的故事和想法。
昨日,新浪有關人士也表示,微博跟微信是兩個不同的産品,沒有可比性,微博有自己的發展規劃,商業化方面一直在穩步推進,為國內社交行業探路。從本次雅安地震的表現來看也足以證明微博的價值:話題量、微公益以及跨平臺之間的數據互通。
從國外看, 作為社交網站的先行者,Facebook和Twitter至今仍為如何盈利犯愁,微信和微博也在摸索。葛甲認為,微信有著更為強大的平臺,其定位是社交、通訊還是電商,未來發展還有很大變數,這要看騰訊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文/表 記者薛松)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