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關鍵並不在於産品的硬體形態,而是PC行業在過去20多年一直存在的Win-tel模式已經成為了阻礙業界發展的關鍵。
2013年的第一季度,PC産業“噩耗”頻傳,全球範圍的銷量下滑讓人們終於相信“後PC時代”正在到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並不再需要PC,但的確已經證明PC不再是資訊計算處理的核心裝備,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與日俱增的資訊計算能力、更加便攜、時尚的産品表現形態讓PC這種“傳統”産品顯得更加的日落西山了。所以,PC行業的確需要一場革命,而且是一場深刻的革命。
怎麼樣才能叫得上深刻的革命?在筆者看來,關鍵並不在於産品的硬體形態,而是PC行業在過去20多年一直存在的Win-tel模式已經成為了阻礙業界發展的關鍵。以英特爾為例,其目前的Tick-Tock模式,即一年升級製程、一年升級架構的狀態看似有序推動著PC行業的硬體革新,但和智慧終端的處理器幾乎每六個月就會出現重大革新的速度來看,已經太慢了,最重要的英特爾對X86處理器架構的堅持實在讓人難以理解,PC主導的時代,人們對資訊計算設備的需求是全能,也就是一部電腦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如今人們更加習慣“專業”問題專業解決,用不同的産品滿足自己不同的個性化需求,所以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才能齊頭並進。可英特爾卻對採用ARM架構或者研發新的架構興趣麻麻,因為另起爐灶很可能會影響其對PC産業鏈的主控權,但這種捨不得已經被事實證明是固步自封,要知道不捨怎麼會能有得呢?
同樣有著這種慣性思維的還有微軟,Windows無疑是PC發展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自從Windows XP發佈以來,在Windows系統本身的演進上微軟卻陷入了臃腫化、慢速化的怪圈,系統對硬體性能越來越高,但效率卻沒有顯著提升,即使在Windows 8上加入了觸控設計,也沒有太多本質性的變化,仍然是補丁文化主導,3-5年的漫長更新週期和智慧終端OS與短則六個月,長不過一年相比實在是動作太慢了,偏偏每次更新又給消費者定下“天價”的門檻,讓人産生出傲慢而非謙和的印象。這裡面微軟和英特爾其實犯的是一樣的毛病,那就是過去賺錢太輕鬆,豐厚利潤捨不得,自己不願意革自己的命,最後只能被人家革命。
其實,這兩年微軟、英特爾已經感受到了來自蘋果、谷歌、三星的威脅,所以我們看到了英特爾的移動處理器、微軟的Windows Phone 8和Windows 8,甚至看到Surface平板電腦等創新,但從這些軟體和硬體産品身上,還是有太多和傳統思維斬不斷的關聯,尤其是在商業模式上,牢牢把握核心軟硬體利潤不讓步的做法更是沒有根本改變,這顯然是不符合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特點,要知道即使是蘋果,其Mac OS和iOS的軟體升級也大多是免費的,所以懂得舍,微軟、英特爾才能展開真正深刻的革命,PC行業的自救才有希望。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