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夏文輝)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9日根據司法部建議,即時終止並解除了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的職務,並開始尋找繼任者。這一舉動引發朝野震動。據白宮説法,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向總統提出的解職理由是,科米“沒有能力有效領導聯邦調查局”。反對者認為,聯邦調查局堅持對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關係展開調查是特朗普決心“炒”掉科米的關鍵原因。
今年3月20日,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科米證實,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特朗普的競選團隊成員是否與俄羅斯官員勾結以左右2016年總統選舉。特朗普堅稱這是假新聞並把責任推給民主黨。
據報道,在歷時5個小時的聽證會上,科米不僅否認特朗普關於前任總統奧巴馬曾下令竊聽特朗普大樓的説法,還宣稱:“我向你們保證,我們會追查到底。”
就特朗普解職科米之舉,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和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學者王浩解讀如下:
問:特朗普這一做法是否事出突然?
王浩:特朗普的決定看似突然,其實背後有多個動因,其中一些因素是先前已經存在的。首先,聯邦調查局作為一個中立的政府機構,在2016年大選中被貼上黨派和意識形態鬥爭的標簽,公信力已下降,處於漩渦中心的科米早已變得充滿爭議,正如特朗普宣稱的,科米已無法有效領導聯邦調查局。其次,近期科米及其領導的聯邦調查局對特朗普與俄羅斯關係展開調查的傳聞,雖被白宮否認,但無疑會引發特朗普的不滿,甚至可能被其解讀為建制派的又一次陰謀,基於此,特朗普認為科米不值得信任。最後,塞申斯主導的司法部對科米的一些行為感到不滿,尤其認為其擅自做主處理前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郵件門”的做法不符合聯邦政府規定。此外,塞申斯與科米在種族關係等問題上的立場也存在分歧,導致塞申斯向特朗普提出解除科米職務的建議。
刁大明:雖然此前特朗普政府和科米矛盾持續升級,但出手解雇他還是比較令人意外的。事實上,從特朗普當選到上臺後,關於所謂“通俄門”的調查就持續展開,雖然國會兩院相關委員會或者兩黨出於不同目的支援並推進了調查,但是聯邦調查局具體操作了相關調查。特朗普政府的重要官員被報道曾多次給科米施壓,也曾要求科米針對“通俄門”相關負面媒體報道表態,但科米都沒有答應。而且在最近的國會聽證中,科米不但表示要深入“通俄門”調查,而且明確表示了俄羅斯的確介入並影響了大選。這些都是特朗普政府不希望看到的。但即便如此,採取解雇的方式,的確令人感覺比較突然,很有“宮鬥”的感覺。
問:特朗普執政以來,連續有官員去職,如何看這種現象?
王浩:特朗普執政以來,其核心團隊接連發生變動,從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辭職到首席戰略師斯蒂芬·班農被移出國家安全委員會,再到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這些現象表明,特朗普的執政團隊仍然不穩,其政策走向依然存在變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無論是特朗普本人還是其團隊中的很多成員都缺乏政治和外交方面的經驗,致使其核心團隊出現班農這樣立場較為極端並且政治傾向十分明顯的人物,這不利於官僚機構作為一個非意識形態化的政府部門有效地推行政策,因而蘊含著不穩定的風險。第二,特朗普及其團隊與建制派的較量是其團隊不穩的外因,例如弗林的離職就是因為被建制派和保守派扣上了“通俄”的帽子,而此次關於科米對特朗普與俄羅斯關係進行調查的傳聞也再一次讓人聯想到了建制派與反建制派之間在處理美俄關係上的分歧,而這一點恰恰是特朗普最為敏感的。
刁大明:科米被解職的“理由”之一是在去年大選前夕重啟對希拉裏調查的錯誤做法,這種理由背後的對錯其實是難以定性的。就如同一些民主黨議員和媒體所説,這(解職)更像是對科米堅持“通俄門”調查的懲罰。美國的聯邦調查局局長原本應該是10年的單一任期,科米的任期應該到2023年,但這種希望超越黨派政治的任期設置,在黨爭面前顯得弱不禁風。(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