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不是智慧財産權保護的“法外之地”。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創新、保發展、保未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新應得到更多尊重和回報,知識越來越值錢
大洋彼岸蘋果和愛立信大戰正酣的專利訴訟,再一次攪動智慧手機行業敏感的神經。戰火雖未燒到中國,但近年來頻頻上演的專利大戰警示我們:智慧財産權越來越重要,要在市場站穩腳跟,自主智慧財産權體系不可或缺。
曾幾何時,由於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力,手機成為山寨的重災區,其後果是自主品牌在市場抬不起頭,處於産業鏈低端。所幸的是,中興、華為等國內手機廠商這些年注重專利的研發和積累,政府也加大了對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扶植和保護。一批知名手機品牌興起,品質提升,走出國門。
我國手機廠商的轉型路徑,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寫照。中國網際網路曾經以“C to C”(Copy to China)模式聞名,從軟體系統,到智慧終端,再到搜索、社交等網際網路應用,模倣成風,創新者權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脆弱,無序的市場嚴重打擊了創新的積極性。而今,得益於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加大,中國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創新熱土。比如,通過有效地打擊震懾網路侵權盜版活動,一批專心研發的軟體企業興起;打擊網路視頻盜版,保障了內容生産的收益,優質的原創內容正遍地開花。
目前,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護自己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網際網路業界的共識。在決策層面,更多人也認識到,從製造大國到創新大國,離不開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的保駕護航。
建立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的迫切,還在於中國網際網路“山寨紅利”已經基本被消耗,只有創新創造才能壯大做強自己。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的20年,我們充當的多是“跟跑者”,技術和産業的深入融合,加上網際網路的巨大體量,使得我們長時間內盡享模倣和技術後發優勢的甜頭。但隨著網際網路及其應用的不斷深入,技術應用的紅利正逐漸消失,拓展新藍海,網際網路行業亟須突破性的創新。實際上,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的交互融合,已經將網際網路發展推向了新階段。新時代呼喚新技術,誰能領跑勝出,既檢驗網際網路發展的成色,也考驗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設計的智慧。
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執法手段不斷加強、行政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不能否認,網際網路智慧財産權問題仍不少。過去20年,我國網際網路快速甚至野蠻成長,在取得超常規成就的同時,也因為疏于對智慧財産權的系統性設計和梳理,為網際網路行業創新創業留下後患。從門戶網站、網路遊戲,到電子商務、網路視頻,再到智慧硬體,每一項新技術、新應用都可能因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力而舉步維艱,網際網路在頂著“山寨大國”的帽子前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新問題,使智慧財産權保護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網路著作權糾紛形式多樣,山寨APP氾濫,網路智慧財産權保護立法滯後、侵權成本低、取證困難的問題仍未解決。我們要正視問題,以更廣的視野,更高的站位看待智慧財産權保護。
網際網路不是智慧財産權保護的“法外之地”。如果任由山寨、盜版橫行,任何新技術剛一研發出來就被成千上萬地“克隆”,“用智慧升級中國製造”就會是一句空話。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創新、保發展、保未來,創新應得到更多尊重和回報,知識越來越值錢。這也啟示行業參與者,要率先進行産業佈局,為智慧財産權埋單,搶先收穫智慧財産權的紅利。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