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銷幅度 26.71%至165.04%
補貼幅度 27.64%至49.79%
■中國臺灣光伏廠商
傾銷幅度 11.45%至27.55%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國輸美光伏産品第二次“雙反”調查終裁結果。與市場預判的結果接近,終裁仍然認定中國輸美光伏産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且終裁認定的幅度較初裁有所上升。
對此結果,中國商務部負責人表示強烈不滿。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下稱機電商會)則稱,中國企業將進一步通過各種手段維權。
應訴企業被課以更高稅率
美國商務部發佈的對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輸美晶體硅光伏産品的終裁結果顯示,認定中國大陸廠商的傾銷幅度為26.71%至165.04%,補貼幅度為27.64%至49.79%,中國臺灣廠商的傾銷幅度為11.45%至27.55%。而常州天合、昱輝陽光、晶科能源等幾家強制應訴企業,被裁定的反傾銷或反補貼稅率較初裁稅率有所上升。
根據美方貿易救濟程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明年1月29日左右做出終裁,若結論為肯定,美方將隨後對中國産品進行徵稅。
中國官方措辭強硬
昨天,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美方擬對中國輸美光伏産品實施更加不合理的限制措施,這是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進一步加劇了兩國間的光伏産品貿易爭端,嚴重損害了兩國産業的貿易與合作,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昨天,曾組織中國企業多次赴海外維權的機電商會同樣發表了嚴正聲明。機電商會對於美國商務部未能採信中國企業積極抗辯觀點的做法表示不滿,並稱下一步在美國法律程式中,中國企業將繼續抗辯(包括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産業損害抗辯),並不排除通過司法途徑和提起政府訴諸WTO尋求糾正美國商務部一系列不正確調查做法的可能性。同時,中國企業也仍然希望通過磋商解決問題。
此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種貿易保護行為必須進行堅決反對。
企業集體噤聲
而處於風暴中心的企業卻鮮有明確的態度,多以稍後進行公開回應的藉口回絕了採訪。
一位新能源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有的企業生産組件過程中,已將中國臺灣生産電池換成了其他東南亞國家産的電池。還有的企業在第一次美國對華光伏産品“雙反”中被裁定的關稅不高,索性選擇交納前次裁定的懲罰性關稅,然後將完全在大陸生産的組件發往美國。這已是為數不多的降低損失的辦法了。另有觀點認為,中國輸美組件或將通過漲價消化懲罰性關稅帶來的損失。中國組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其實還沒有國內市場激烈,對於部分企業仍有“賺頭”,真正面臨不利的是未參加應訴並被裁定最高稅率的國內中小光伏製造企業。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認為,中國輸美光伏組件僅佔年産量的11%以及出口量的19%。不少企業早就降低了對美出口比例,將市場轉移到了日本、英國等新興市場,此次“雙反”對國內企業總體影響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商務部官員、新能源專家還是相關企業,在此次“雙反”風波後都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即光伏産業是關係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新興産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孟憲淦指出,歐美國家對我國光伏産品不斷進行“圍剿”,源於各國都意識到發展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發電的重要性,中國産品具有價格優勢以及在全球市場具有較高佔有率,相當於扼住了不少國家的咽喉,因而容易引發各種貿易爭端。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發言人錢晶認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製造基地,擁有最大最完整的光伏供需生態鏈,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光伏將撬動的中國極大的經濟規模,並且有助於中國形成未來能源威懾力。雖然“雙反”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但由於製造成本和技術制約了組件等産品的規模化發展,使美國和歐洲這些需求搶眼的市場始終需要尋找進口來滿足市場需求。(記者 王文嫣)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