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11月21日電 (蘇路程)在21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低碳生態經濟大會“走出去”發展論壇上,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等非洲四國政要均向中國企業拋“橄欖枝”,希望更多中國人到非洲國家投資,推動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屆世界低碳生態經濟大會21日至24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據主辦方介紹,包括中國政府有關部委負責人、各省(區、市)代表團、港澳臺代表團、外國政要及政府代表團、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跨國公司代表等約1.2萬人參展參會。
在當天下午的“走出去”發展論壇上,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刑厚媛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目前處于重要的機遇戰略期。“隨著全球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潮興起,特別是非洲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都迫切需要中國企業前去開展合作。”
埃塞俄比亞總理顧問阿貝·特斯哈耶·阿貝稱,埃塞俄比亞農業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豐富。在農業、制造業、水利電力發電方面,有很多優勢。“我們希望更多的中國投資者,能夠推動我國基礎設施的發展,加強雙邊交流。”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坦桑尼亞魯誇省省長史黛拉·曼雅尼亞介紹了旅遊、環保、金融業、健康行業等多個投資領域。“坦桑尼亞是東南非優惠貿易條件簽署國,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和東非發展共同國,是進入東非和中非六個國家的門戶。”
“津巴布韋有鉑金,有四十多種不同的礦產,我們需要中國提供新型的現金技術支持。”津巴布韋共和國駐華大使保羅·奇卡瓦稱,津巴布韋會為中國投資者打開市場,“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更多投資,包括制造產業、自然資源等,這些產業都需要中國的投資。”
在大會上,博茨瓦納共和國駐華大使薩薩拉·喬治表示,“現在在中國,你不管去哪個省,大家都非常關注低碳的發展。我們在非洲也希望這樣,希望中國能提供很好的技術,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改善。”
薩薩拉·喬治說,“現在由于氣候變化,疾病也更多了,由于饑餓,也造成更多的死亡。但是中國有很好的食品安全技術,也可以幫助非洲一些地方脫貧。”(完)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