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購物基本規則
1. 不買新衣服、鞋子和佩飾,“除非真的很需要,沒有其他東西可取代”。
2. 不買新玩具。“我們自己做玩具,跟別人交換玩具,或者到社區遊樂中心”。
3. 不買零食。“我們在家自己做點零食和小點心。”
4. 不買新的洗護用品和化粧品。“我用完現有的護膚和化粧品後,要麼不用,必須用的話嘗試自己製作。”
5. 不買新的居家用品,可以和朋友交換,或者廢物利用。
6. 允許醫藥、旅行方面的消費。
記者觀察
“買買買”的迷思
隨著一年一度的網路打折促銷活動臨近,一眾網購粉紛紛摩拳擦掌,蓄勢待發,心中只有三個字:“買買買”。但不少人事後會發現自己其實買了一大堆並不實用的東西,費時費力又費錢。有人甚至痛定思痛,自嘲再買就剁手,被網友戲稱為“剁手黨”。
如今,很多東西唾手可得,很多人反而覺得喜悅和滿足感越來越少、越來越短。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也是歐美出現“拒買”呼聲的社會背景。
一年不購物,在我看來有點極端。但這個嘗試的最大意義是它能令人反思:我們的生活是不是真的需要那麼多東西?我們的快樂之源是否來自購物?當然,每個人的價值觀、消費觀千差萬別,並不是一定要一致。只不過,把視線暫時從購物網站移開,認真想想這些問題,對誰都有益無害。(王希怡)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