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財政部長薩潘10月1日公佈了法國政府2015年的預算草案。該草案清晰勾勒出未來三年法國政府“錢袋子”的管理思路,三大要點躍然紙上:減支出、降赤字和促就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計劃減支總額達到500億歐元,規模之大為半個世紀以來僅有。
在草案的字裏行間,人們不難感受到法國政府力求改革“動真格”的苦心。草案明確規定,法國國家機構未來三年要帶頭“割肉”,減支任務達190億歐元,佔減支全盤目標500億歐元的相當一部分。這三年期間法國公共支出年均增長率,也明確計劃壓低在0.2%。
法國政府“割肉”的勇氣令人動容,新預算的嚴謹細緻也看似完美,但如果實現不了,説到底都不過聾子的耳朵———擺設。這個言之鑿鑿的新草案,有待時間檢驗它的成色。可能更加糟糕的是,這個新草案給人們帶來了更大的期望,一旦未能實現,帶來的失望也將顯得格外沉重。
之所以這麼説,首先是因為,從歷史紀錄上看,本屆法國政府經濟政策的可信度難言良好。現任總統奧朗德2012年剛上任時,信誓旦旦要振興經濟,可是兩年下來結果如何呢?失業人數一再刷新歷史紀錄,截至今年7月份,法國兩年內新增失業人口居然超過50萬;經濟增長方面,零增長屢見不鮮,遲遲達不到1.5%的創造就業標準線;此外,作為歐盟內部的一名“帶頭大哥”,竟然連自己曾莊嚴承諾的削減赤字目標也實現不了,聲稱要推遲兩年才能實現……説得嚴重點,如此“劣跡”,誰敢輕易再信之呢?
其次,從技術層面上看,法國政府的這份預算草案並非沒有給自己留後路,一些預設前提值得注意。比如,就削減赤字而言,草案中預設的減赤節奏是2015年將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從今年的4.4%降到4.3%,2017年降到3%以下。但預設的前提是,2015年經濟增長可達到1%,2017年可達到1.9%。對此,法國財政監督機構———高級財政理事會提出質疑,認為無論是歐洲宏觀經濟形勢,還是法國近期的經濟增長指標,都顯示這樣的預測實在是過於樂觀。這不是“打臉”是什麼?
更關鍵的是,在社會心態層面,法國政府新預算目標的實現,似乎仍然缺乏足夠的社會基礎。顯而易見,如此大規模減支計劃的落實,不僅要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也需要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配合和支援。不幸的是,法國社會當前一個普遍的心態恰恰是:改革可以,但是動我的“奶酪”堅決不行。這種短視導致法國社會屢屢出現缺乏理性的博弈。遠的不説,最近持續半個月之久的法航員工大罷工、法國社會對於可能削減家庭補助傳聞的不滿情緒都是典型案例。
這種社會心態困擾法國政府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奧朗德在9月份召開的大型記者會上,公開對這種深植于法國公眾骨子裏的自私和狹隘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如果這種心態沒有改變,任何大規模的改革計劃都不免淪為水中月、鏡中花,蹉跎于歲月的塵土中。由此觀之,這次新出臺的預算草案靠不靠譜還很難説。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