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建立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激發了改善環境的內在動力——
生態保護得好,獎 生態保護得差,罰
東南網12月2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通訊員 張德遴)
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廳近日下達2013年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資金7.18億元,補助額比去年增加2.23億元。
為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去年11月,我省決定在已有支援生態保護的各類專項資金存量不變的基礎上,建立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財力支援。這一政策産生的效果如何?近日,記者到閩江上游部分縣市採訪。
錢往山區撥
武夷岩茶近年來價格看漲,農民種茶積極性高漲。但是,在全省率先建立縣級生態公益林的武夷山市,卻千方百計控制茶園面積,為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去年,武夷山市全力制止違規開墾茶山,將整治茶山列入鄉鎮、街道績效考評,共整治茶山1.12萬畝。今年,出臺更嚴厲的新規,要求5年內不許新開茶山。
武夷山市副市長張賢軍説,武夷山市是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茶園面積要控制。目前,整個九曲溪上游林禁伐、山禁開。去年,武夷山市共獲得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補助1254萬元,今年增至2155萬元。
“人往沿海走、錢往山區撥,沿海發展産業、山區保護生態”,是推進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的重要舉措。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説,我省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的補助範圍為生態環境功能較強且財政較困難的地區,有49個縣(市、區)。今年,三明、南平、龍岩、寧德所轄縣(市、區)補助額達到5.45億元,佔全省的76%,發揮了較好的生態引領作用。
尤溪縣鉛鋅礦資源豐富,但今年全縣25家涉鉛規模企業中只有一家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在生産。“我們正在對礦業實行全行業‘休克治療’,停産整治。”縣長楊永生説。
過去,鉛鋅礦曾為尤溪帶來每年1.75億元的稅收,但由於礦産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對生態破壞大。去年以來,尤溪重拳治理礦山企業,今年上半年關閉登出和停産整治企業85家,一家年産值達10億元的全省最大鉛鋅冶煉企業也被叫停。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