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飲料業的寡頭格局
整體産能過剩,必然催生飲料企業間的並購,從而加速飲料業的寡頭格局。業內指出,此前飲料行業的並購均為“大魚吃小魚”,並購是為了拓展某個品類或是加強渠道,而未來飲料企業之間的並購將轉向巨頭間的並購。
飲料行業並購加速
據新華社報道,僅2016年以來發生的國內飲品行業資本並購至少已有13起。國際巨頭之間的並購也在悄然發生,7月7日,全球最大的酸奶生産商法國達能在週四表示達能計劃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有機食品生産商WhiteWave食品公司。這次收購得到了兩家公司董事的一致通過,預計于2016年年底完成。並購完成後,達能又將在北美市場上收穫一批有機食品品牌。由於WhiteWave此前與蒙牛在中國合資推出植物蛋白飲料,達能又是蒙牛的第二大股東,業內人士預計此項收購將加速達能與蒙牛在中國植物蛋白飲料領域的佈局。
今年1月,紅牛飲料中國運營商華彬集團以1.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挪威高級瓶裝水製造商Voss50%以上的股權,宣佈引入該高級瓶裝水品牌,進軍國內高端水市場。目前該品牌水的售價每瓶20元左右。針對此次收購,Voss首席執行長Jack Belsito表示,Voss希望借助華彬集團的龐大銷售網路切入中國市場。華彬集團方面則表達了對於高端水市場的樂觀預期。不過,儘管前有紅牛的成功案例,華彬集團的這項收購卻並不被看好,業內人士指出,儘管高端水市場的前景看起來很美好,但現階段的需求並沒有太大,在依雲稱霸的高端水市場,每瓶售價20元Voss的前景堪憂。
巨頭間的並購大戲開啟
與華彬集團並購Voss一樣,此前飲料行業的大多數並購是對品類的補充。2015年4月,可口可樂中國宣佈以4億美元的現金全資收購廈門粗糧王飲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此舉被看成是可口可樂急於拓展非碳酸飲料業務的表現,不過由於並購品類過於小眾,此項並購並沒有給可口可樂帶來太大的市場影響力。更早的2014年3月,匯源果汁也曾宣佈以1.18億元收購三得利食品公司100%權益及三得利貿易50%的權益。匯源果汁稱,與三得利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促使公司産品組合多元化以開拓市場,特別是茶及咖啡飲料市場。
中商情報網産業研究院研究員陳天宇認為,飲料企業間的並購合作可以緩解整體産能過剩的現狀。而通過並購重組也加速了飲料業的寡頭格局,行業競爭門檻也將大幅提高。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此前飲料行業的並購大都是為了完善品類和渠道,而未來的小並購會越來越少,行業巨頭之間的大的並購會越來越多。由於國內飲品市場已從快速增長階段向升級型的發展階段轉變,行業內的資本並購也將呈現出向高端、健康飲品市場發展的跡象。
■縱深
消費升級的大潮中 酸奶向上 啤酒向下
經歷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飲料行業標準也逐漸完善起來。2016年4月1日實施的最新版的飲料通則將飲料分為包裝飲用水、果蔬汁類及其飲料、蛋白飲料、碳酸飲料等11大類。而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乳酸菌飲料、功能飲料和酸奶都成為了受益者。
乳酸菌飲料成為黑馬
中投顧問發佈的《2016-2020年中國飲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稱,碳酸飲料的銷量繼續下滑,拖累了兩大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業績。而乳酸菌飲料搖身變成最新的富礦。
尼爾森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乳酸菌飲料在最近10年迎來井噴,最快年銷售增長率高達50%,2014年市場規模已超百億。在美好市場前景的感召下,大批企業投身到乳酸菌飲料市場,伊利、蒙牛、君樂寶等品牌紛紛切入乳酸菌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趨勢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不再追求解渴、好喝的基本功能,而是轉向健康和營養的功能訴求,這是乳酸菌飲料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包裝飲用水最穩定
凱度消費指數與貝恩聯合發佈的《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15年酸奶銷售額增長了20.6%,功能性飲料上漲了6%。業內人士指出,功能性飲料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源於運動熱潮的推動。酸奶的高速增長除了功能性外,還有酸奶主食化特徵逐步顯現。“一些女性消費者的主食往往是酸奶+餅乾組合,大幅拉動了酸奶的銷售。”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説。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品類是即飲咖啡,逐漸從邊緣品類進入主流品類,雀巢、康師傅等品牌都在加大力度佈局即飲咖啡領域。
只有包裝飲用水依然保持著較為穩定的增幅。在整個行業面臨較大發展瓶頸的背景下,2015年包裝飲用水錶現亮眼,産銷量為8766萬噸,同比增長12.15%。
“藍領”商品銷售不暢
《中國購物者報告》指出,中國快消行業呈現兩種不同增速並存的現象,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高端消費品保持增長,同時平價“藍領”商品的銷售陷入困境。貝恩指出,酸奶等高端品類以及大部分品類中高端單品的增長是因為國內較高薪酬職位的出現推動。在速食麵、平價啤酒等傳統上以“藍領”為主要顧客的品類中,各大品牌也陷入困境。2015年,中國市場速食麵的銷量下降了12.5%,啤酒下降了3.6%。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表示,中國經濟不斷變化和發展以適應放緩的GDP增長,經濟重心開始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並努力推動創新引導的增長取代投資引導的增長。上述轉變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的經濟變化對中國購物者的消費模式産生了顯著影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