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O2O時代下的水果兵法:主打品質與性價比

2015-10-16 10:2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網際網路浪潮的風口下,O2O模式已逐步在各細分行業大行其道,如今“水果君”也已趕上這股潮流,具有多種玩法的移動端水果O2O電商的出現更是被業內稱為生鮮電商的2.0版本,而我們稀鬆平常的買水果行為也在悄然之間發生了許多改變。

  水果O2O電商的新玩法

  最近,在北航校園內賣了多年水果的阿姨有點落寞,學校裏突然冒出的“新興事物”許鮮、一米鮮自營店搶走了不少她的熟客。

  上述兩家水果電商品牌在北航校內的門店都不算大,而且在阿姨看來還有點“高冷”,均不接受直接進店購買,大家想吃什麼水果必須得在頭一天通過他們的官網或App預訂之後才能進店取水果。這種情況不止發生在北航,通過上述兩家品牌官網上的自提點位置查詢,我們便不難發現,這些品牌門店目前已經在京城的眾多高校與白領聚集的商圈內鋪開,而且擴張速度十分驚人,據悉許鮮從去年9月份上線約8個多月後,便開了50家自營店,用戶的復購率達到65%,行銷額翻了30倍。成立於去年11月的一米鮮,目前業務已經覆蓋了10個城市,註冊用戶150萬,累計的購買用戶超過100萬。

  與此同時,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陳女士最近則迷上了一種拼團的水果購買方式,每當她在一款名為拼好貨的App裏發現自己喜歡的水果,便會發起團購,邀請朋友一起參團購買,只要達到要求的團購人數便算團購成功,水果會在隨後不久以快遞的形式送到各位手中,為此她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方便大家隨時拼團與討論水果的品質,據悉該軟體上線一個月即獲得過百萬下載量。

  主打品質與性價比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未來五年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佔生鮮總銷售比例15%,其中水果類市場佔比超過30%。一米鮮、許鮮、拼好貨等垂直類O2O電商正是瞄準了水果這一細分市場。

  預售是他們與傳統水果商店最大的不同點,一米鮮CEO焦岳將這種形式稱為“T+1”,即用戶在T日下單後,在第T+1天訂單産品將配送至用戶手中。這種模式最直接的好處是供應鏈端可以做到以銷定量,可以有效減少庫存、直接解決了生鮮産品高損耗這個業界難題。“吃水果多數時並不像我們喝水吃飯那麼急迫,經過一段時間用戶習慣的培養,現在許多用戶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水果購買的節奏。”焦岳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白領及校園人群是他們主攻的重點,這部分人群對“吃的健康、吃的品質”追求越來越高,而且對移動網際網路端的新興事物更易接受。而性價比與品質則是他們吸引這些消費者的關鍵點。眾所週知,從水果採摘到擺在我們面前,中間通常需要經過多個經銷商的週轉環節,週轉越頻繁,損耗就越大成本也越高。因此源産地直採便成為這些新興水果O2O電商偏愛的選擇,減少的中間環節支出也使得水果的價格對用戶更有吸引力,諸如一米鮮果品50%來源於産地直採。而為了保證新鮮,不同平臺也是頗費心機,如許鮮致力於打造6小時新鮮區,每天淩晨一點統一結單,淩晨三點多出發,採摘、運輸、包裝,再分發到每家店面,盡可能地保證了水果的新鮮與品質。

  “最後一公里”配送體驗仍在升級

  生鮮産品領域早已聚集了眾多玩家,如易果生鮮、天天果園,本來生活、天貓、京東等,但有數據顯示生鮮電商市場的滲透率還不到3%,物流成本高與人們少量多次的購買習慣相違背是原因之一,由於于手機端,PC端購物並不符合生鮮購買的輕決策要求。基於移動端的O2O正悄然興起,成為了生鮮消費的主要入口。

  “在你想買化粧品的時候腦海裏可能會蹦出某個電商的名字,但是在買水果的時候,卻很少能想到某個電商品牌,雖然生鮮領域的巨頭一直都在,但仍給我們後來的創業者留下了很大的機會。”焦岳表示。

  “最後一公里”配送對於絕大多數生鮮電商而言是個兩難的選擇,到府配送勢必會增加物流成本和損耗。不到府配送消費者又不買賬,此前一直只堅持以自提櫃模式運營的許鮮,不久前也宣佈試水到府配送。如今,新興水果O2O電商多采用輕冷鏈配送方式,利用本地第三方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對於預售無法滿足顧客即時性消費需求的弊端,焦岳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一米鮮將會在11月份上線即時送業務,主打一小時送到府的服務。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水果O2O品牌與玩法出現,無論哪種模式,品質、性價比與體驗永遠都是較量的核心。(記者 李小娟 楊琳)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