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食品企業陸續披露了2014年度財務報告。食品市場上的風起雲湧、此消彼長,定格成一堆嚴肅且不容樂觀的業績數字。
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已發佈年報的30家港股食品公司中,有7家業績虧損,其中3家虧損超過1億元人民幣;17家公司凈利潤下滑,其中4家下滑幅度超過100%,5家食品企業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而在A股已公佈年報的26家食品企業中,2家公司虧損,14家凈利潤下滑。
年報不只是一份評判企業業績好壞的成績單,更是一份體現消費市場變化的晴雨錶。
乳製品為何越賣越貴,飲料市場的消費偏好變化有多快,小小調味品逆襲高端市場迎合了怎樣的味蕾……毫不誇張地説,食品行業的年報,其實是一部刻畫過去一年食品消費的“食尚”大片。
專業人士分析指出,乳製品、調味品行業的上市食品企業交出了還不錯的“成績單”,飲料、糧油、速凍食品行業則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和利潤增長點。
乳製品行業
未來高端乳品將“逆流而上”
從目前蒙牛乳業、中國聖牧、皇氏集團、燕塘乳業等奶企公佈的2014年財報、預報來看,乳業業績整體向好。分析認為,高端乳品品類的增長還是會持續。
3月26日,蒙牛乳業披露2014年年報,成績還不錯。數據顯示,去年銷售額達到500.5億元,同比增長15.4%;營業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44.5%。
當天,中國聖牧也公佈了去年業績,實現銷售收入21.32億元,同比增長86.45%;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7.11億元,同比增長了117.3%。而此前,燕塘乳業公佈的業績預報也是營收、凈利雙雙增長。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告訴新京報記者,預測伊利能達到550億元的營收。過去一年,奶企整體業績應該都不錯。這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2014年乳製品延續了2013年的漲價趨勢,雖然促銷活動不斷,但最後算下來乳製品還是漲價了。二是原奶價格一直處於下行階段,給奶企帶來更多利潤空間。
蒙牛年報無疑證實了上述説法:“國內原奶供應增加使原奶價格由年初的高位下調,原奶成本的增幅低於蒙牛預期,而産成品在不同時段有提價,毛利率得到提升,2014年毛利率同比上升3.8%至30.8%。如果剔除雅士利,則毛利率為29.6%,同比上升3.5%”。
在宋亮看來,奶企提價策略的背後,是越來越熱的高端乳製品市場。“乳製品消費向更高層次發展,奶企也開始發力高端産品,以更高的毛利帶動業績增長”。
蒙牛在年報中表示,根據尼爾森公司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液體奶總體銷售額增長11.8%。隨著乳製品行業産品結構升級,高端乳製品市場佔比不斷提高,成為提升利潤的主要貢獻者。蒙牛液體奶的市場份額繼續穩居市場第一。特侖蘇在高端白奶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特侖蘇、純甄酸牛奶、冠益乳、優益C等明星産品銷售增長強勁。
無獨有偶,中國聖牧也在年報中分析稱:“高端乳製品需求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消費者願意為高品質乳製品支付溢價。”這一消費趨勢被看作其發展高端有機奶産品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動力。
蒙牛集團旗下壹清食品公司總裁盧建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乳製品向中高端發展是趨勢,但高端的概念並不僅僅體現在價格層面,還包含個性化、獨特化等內涵,産品會更加關注消費者的體驗度”。
宋亮表示,高端乳製品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趨勢,還會在行業增速下滑的環境下“逆流而上”。宋亮預測:“雖然2015年整體行業的增速會放緩,但是高端乳品品類的增長還是會持續。憑藉這些品類,像蒙牛、伊利這樣的大型企業仍將保持10%的增長”。
飲料行業
“差異化”發展趨勢會愈加明顯
統一集團一度強勢的飲料業務收入下挫7.6%。類似情況在匯源果汁、安德利果汁身上也在上演。從碳酸飲料到純凈水、茶飲料,再到功能飲料,飲料企業只能感嘆“消費者偏好變得太快”,“差異化”競爭愈演愈烈。
3月17日,統一集團發佈2014年度財報顯示,營收、凈利雙雙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一向是強項的飲料業務收入同比下降7.6%,凈利潤同比下降17.02%。
對於虧損,統一在年報中的解釋是:2014年受到整體經濟成長放緩,産業結構調整,以及消費者偏好改變,且中國大部分地區2014年夏天氣溫偏低,影響整體飲料需求。
其實,不只是統一集團的業務下滑。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康師傅、安德利果汁和匯源果汁一樣業績不佳。其中,康師傅凈利同比下跌1.93%,安得利果汁凈利下跌54.2%,匯源果汁則出現了1.27億元的虧損。
匯源果汁2月3日發佈的盈利警告中提到,“虧損主要是由於宏觀經濟發展減速,為提振市場,增加銷售人員費用和市場支援費用以及非經常性收益減少所致”。
中國食品産業評論員朱丹蓬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內飲料市場存在團購市場不景氣,整體市場份額下滑的客觀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企業沒能跟上消費需求變化的步伐,把握不好消費者的偏好。
統一集團在其年報也有類似表述:根據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整體茶飲料銷售額負增長3.6%,除了受夏季氣溫偏低的天氣影響外,品類之間的消費轉移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統一集團的其他幾大飲料品類也面臨“冷遇”。“2014年度整體果汁市場銷售額較往年衰退1.6%,銷售量衰退4.7%;奶茶品類的增速也在放緩,整體銷售額較2013年僅增1.1%”,統一集團在財報中稱。
朱丹蓬認為,飲料市場發展多年,目前已經進入到差異化的激烈競爭格局中,包括統一、康師傅、匯源這些大企業,也都面臨經典産品、爆款衰退的命運。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快消飲品市場一直更疊不斷,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碳酸飲料到純凈水、茶飲料,再到近兩年流行的功能飲料,可謂輪番做“主角”。
“目前來看,飲料企業産品的老化和同質化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加上經濟環境的不景氣,2015年飲料行業還會處在一個調整期”。朱丹蓬認為,“至少要到2016年,行業業績才會明顯好轉。”
在朱丹蓬看來,要度過調整期,企業要把握好“新生代”的消費需求,做好創新。朱丹蓬所説的“新生代”指的是飲料消費市場上更年輕的消費者,“隨著消費者年齡逐漸年輕化,他們創造的消費不可忽視,而且較容易成為企業産品的‘重度消費’群體。企業要針對特定的消費群體,以差異化的創新搶奪市場”。
實際上,很多飲料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統一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2015年本集團茶飲料將由既有主力産品‘統一冰紅茶’、‘統一綠茶’穩定大盤,並以差異化創新産品推動銷售新增長點,全面調整産品結構”。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李宜霖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市場在中央政策下有望轉型,隨著消費者健康營養意識和新生代個性化消費意識的增強,飲料市場“差異化”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康師傅將會通過強化品類管理、創新産品開發等方式捕捉更多差異化商機。
餐飲行業
餐飲“接地氣”止跌回暖
全聚德的營收在2014年遭遇第三次下滑,但其凈利潤卻有小幅增長,上座率也上升3.34%。業內認為,高端消費落幕後,高端餐飲開始“接地氣”。
3月24日,全聚德公佈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8.46億元,同比下降2.96%。這已經是全聚德營業收入連續第三年同比下滑。此前,中科雲網公佈的業績快報也顯示,公司去年虧損5.63億元。
在港股上市的名軒控股、喜尚控股也發佈業績預告,其中名軒控股業績預虧,喜尚控股則坦陳“預期現有酒樓、餐廳業務所得溢利較2013年減少逾60%”。
餐飲持續下滑與市場環境的不景氣有關。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恩援對新京報記者表示,2013年以來整個行業到了一個低谷,經濟環境不景氣,高端餐飲受到重創。
但即便如此,全聚德還是實現了凈利潤的小幅增長。年報顯示,全聚德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26億元,同比上升14.04%。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全聚德的上座率同比上升3.34%。
對於這一變化,北京志起未來行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説,菜價、最低消費的降低都會提高上座率,都與全聚德向大眾消費市場靠攏有關。
3月25日,國泰君安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公司以宴請市場為切入點,加大對大眾消費市場的傾斜,新開店注重店舖小型化、菜品精緻化、行銷娛樂化、管理簡約化,加大了轉型力度。
全聚德過去一年的舉措也印證了上述分析。去年公司推行以消費者、餐廳銷售、餐飲專家相結合的方式,確定了全聚德特色菜+區域百姓消費菜的“50+50”功能表,大量減少點擊率不高的菜品及原料庫存,加強了菜品毛利率的管理。
“2013年到2014年,高端餐飲的轉型實際就是‘接地氣’”,馮恩援認為,去年行業有了止跌回暖的跡象。這背後,很多餐飲公司明確了以大眾餐飲為方向的轉型目標,完成了找方向的任務。
馮恩援預測,今年餐飲行業的營業收入目標是3萬億,力爭實現10%的增長。以大眾餐飲為主體,比重將超過85%。與此同時,大眾消費將更加多樣性,服務領域、服務方式都將得到拓展。總而言之,“雖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餐飲回暖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調味品行業
小滋味未來可保10%複合增長
海天味業的整體毛利率同比提升1.18個百分點至40.41%,加加食品綜合毛利率同比增加2.74%至29.97%。這背後是調味品企業向高端調味品類的發力,並不起眼的調味品,開始越來越有品位。
3月10日,海天味業發佈201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17億元,同比增長16.8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90億元,同比增長30.12%。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整體毛利率40.41%,同比提高了1.18%。
世紀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毛利率持續提升,主要是産品結構的提升和食糖及大豆原材料成本的下降。
在海天味業的醬油、調味醬、耗油三大類中,醬油與調味醬的毛利率分別增加1.26%、3.73%。其中,醬油仍是海天味業的主要盈利來源,實現營業收入62.99億元,同比增長12.85%。海天味業表示,高端醬油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並帶動醬油産品結構升級。
其實,海天早已佈局高毛利産品的投放。新京報記者在海天天貓官方旗艦店看到,高端醬油系列中的海天老字號零添加頭道醬油(480ml)價格為18元,而定位中低端的海天特級一品鮮(500ml)釀造醬油的價格僅8元。
加加食品也從高端産品中嘗到甜頭。其財報顯示,中高端産品麵條鮮、原釀造的銷售比例超過13%。公司實現綜合毛利率29.97%,比上年同期增加2.74%。
截至目前,尚未公佈2014年業績的恒順醋業也有類似“動態”。平安證券預測,恒順醋業2014年毛利率約為39.4%,同比可提升近1%。
“在消費升級、産品高端化的趨勢下,龍頭企業將不斷強化在産品和品牌方面的優勢”,齊魯證券預測,行業整體處在快速發展階段,近五年收入複合增速達18.4%。隨著消費升級的逐漸顯現,調味品行業未來五年仍可保持10%以上複合增長”。
糧油行業
小包裝油將成糧油的新利潤增長點
在大豆價格下行、消費需求不振的雙重壓力下,零售終端的小包裝油卻碩果僅存。西王食品上市不久的葵花籽油、橄欖油銷售增長迅速,成績斐然。隨著消費水準的提高,小包裝油的消費將逐漸向細分化發展。
多家糧油企業發佈的年報顯示,糧油市場一派蕭條。3月26日,中糧控股發佈的2014年年報顯示,去年收入932.39億港元,同比下降1.38%。東淩糧油的虧損同樣嚴重,虧損額高達4.71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423.89%。
對糧油行業的不景氣,中糧控股將它歸結為“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最終導致油籽加工業務受衝擊。東淩糧油也稱,豆油和豆粕的銷售價格低迷,形成價格倒挂,造成嚴重虧損。
中華糧網分析師孫忠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糧油行業受制于大宗商品價格疲軟、餐飲行業低迷等影響,的確處於一個低谷,但這並不意味著糧油企業就只能“坐以待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同是業績下滑,但西王食品的年報中也不乏“驚喜”。2014年新品葵花籽油和橄欖油營業收入分別達到3636萬元和2060萬元,毛利率分別為33%和54%。公開資料顯示,新品葵花籽油、橄欖油兩款産品為西王食品自去年中旬相繼推出的。
齊魯證券分析稱,新品已進入快速鋪貨放量階段,葵花籽油和橄欖油銷售收入今年將從目前佔小包裝油的5%提升至20%-30%。
對新品的異軍突起,西王食品在年報中分析,整個食用油的消費結構出現進一步調整,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茶油等中高端類食用油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的“新寵”。
孫忠也認為,小包裝油經過品牌包裝、行銷投入後,價格更穩定,受到的影響較小。小包裝油的消費也逐漸向細分化發展,企業完全可以從中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預計2015年整個糧油市場還是難有起色,但諸如葵花籽油、棕櫚油等一些高端的小包裝油的確存在一定市場,值得企業去開發。
速凍食品行業
發力鮮食市場才能贏得市場
2014年,三全食品銷售費用12億元,同比增加21.09%;管理費用1.80億元,同比增加49.85%。在這些費用大漲背後,是三全食品對“三全鮮食”業務緊鑼密鼓的佈局,指向廣闊的白領快捷用餐市場。
來自三全食品發佈的2014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40.94億元,同比增長13.6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81億元,同比下降31.56%。
而凈利潤下降的背後是公司各項費用的增加。年報顯示,去年三全食品銷售費用增加21.09%,管理費用增加49.85%。
華融證券分析了三全食品各項費用上升的原因:一是公司整合龍鳳之後,龍鳳的銷售還處於恢復性增長中;二是今年繼續加大品牌渠道建設和新品推廣,“三全鮮食”項目在初期也需要較高費用。
三全食品也在年報中坦承,“三全鮮食”項目經過前期測試符合預期,市場廣闊,優勢較強,前期投入對公司報告期利潤會有一定影響。
為何三全食品會花精力做鮮食呢?華融證券的研報指出,長久以來,速凍米麵食品市場預期較高,但一直沒有迎來預期中的高增長,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中外飲食習慣的不同,國內速凍米麵食品仍然只有餃子、湯圓兩大品類,看似空間大,但利潤率很低。
相比而言,鮮食市場的空間則要大得多。“中國餐飲市場超過2萬億元,其中外賣市場超過2000億元,每天有4800萬人次消費外賣。假設寫字樓中的白領有10%消費三全盒飯,三全日銷量將達到100萬盒以上”,中國中投證券在近日一份研報中如是測算。
北京志起未來行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認為,不僅三全食品在搶奪這一市場,其他食品企業也有類似舉動。白領就餐難問題由來已久,鮮食的市場需求一直存在。
B14-15版采寫 新京報記者 張允 王叔坤
[責任編輯: 王君飛]